聚焦教育培训,提升全员安全素质
项目部自上而下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定期学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同时,通过产业工人封闭式培训、进场教育考核等方式,分类分岗抓实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明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及“三违”作业整治措施,过程中常抓专项安全培训,念好安全生产“紧箍咒”。此外,项目部在施工现场公示栏、围墙、防护栏杆等区域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警示牌,确保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
聚焦监督问责,提升安全监管成效
项目部出台《协作队伍安全文明评比考核管理办法》,通过日常检查、月度考核、季度综合评定对协作队伍的事故隐患与整改、人员履约、安全教育培训、施工现场整洁、环境保护、成品保护等进行考核,并实施排名靠前表彰奖励、排名末尾检讨处罚等考核奖惩措施,提升协作队伍安全意识与文明施工水平。
同时,项目部还定期召开安全生产风险源辨识会,结合当前生产任务,深入分析研判潜在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项目级、协作队伍级管理人员对安全风险和防控要点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聚焦责任落实,形成人人管安全局面
项目部落实“无班前教育不生产”“无交班不下岗”“无作业许可不作业”管理要求,组织带班班子成员、带班管理人员讲好5分钟早班会安全教育,内容涵盖作业人员清点、安全作业指导、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措施等,并在晚交班会开具作业令、作业票,根据作业要点卡、风险提示卡、应急明白卡等进行安全作业指导,压实责任,筑牢班前安全生产“前沿阵地”。
聚焦隐患整改,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项目部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提高隐患排查整改质效。根据每一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的特点和风险类型,项目部制定安全风险辨识、隐患排查治理、网格化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管理等系列管理措施,明确安全排查重点区域、工序及设备。此外,完善安全排查工作计划,明晰排查目标、范围、时间节点和责任人,扎实开展日常安全巡视、月度安全排查、节前安全检查等活动,确保安全隐患动态清零。
聚焦过程管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项目部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的原则,以施工工点为基本单位,结合项目生产实际,逐级划分形成安全管理网格。同时,根据项目施工进度动态调整现场网格划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安全管理网格体系,明确网格负责人和安全员职责,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最后一米”。
项目部运用网格化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线保护工作,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通过设置清晰的标识牌、标线等方式,明确标注网格区域内地下管线的走向和预留的保护空间,警示施工人员谨慎作业,有效规避因管线破坏造成的安全事故。
为强化对工作现场的安全管控,项目安全员发挥监督职责,深入一线对每个作业点进行巡查,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做到位、作业人员有无违章现象等,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醒、纠正,现场责令整改,利用每日交接班会开展警示教育,叮嘱现场作业人员进一步强化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工作。
聚焦科技兴安,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项目部部署全天候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多级组织同步监控。系统支持PC端、移动端实时查看与分屏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监管的实时性与效率;同时引入实名制管理系统,未实名注册的人员无法通过封闭式电子围栏,人员出入情况、考勤情况都能直观在系统进行查看,强化实名制考勤管理,降低用工风险与人力监管成本。
同时,项目部运用BIM技术构建风险预控三维模型,集成交通疏解、管线分布、绿化迁移、管线迁改等风险源模型,精准标注管线分布、最不利点位、最小净距绿化迁移路径等关键信息。通过模型推演与可视化安全交底,实现风险的提前识别与动态管控,有效保障施工安全,筑牢数字化安全防线。
在以“六聚焦”抓好项目安全管理的加持下,项目部荣获2025年上半年深圳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支持深圳都市圈构建的重要动脉,对于推动区域一体化,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完善枢纽布局,促进深莞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提供|张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