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遨游 > 正文

亭子口灌区工程关键节点攻坚告捷:11公里超长隧洞贯通!

2025-07-23 16:30:36大公網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四川广安,2025年7月23日上午,随著悬臂掘进机精准穿透最后一段岩层,由中国交建旗下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关键控制性工程——望子山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这条总长达11272米的超长隧洞历经30个月攻坚顺利贯通,标志著这一惠及川东北地区的重大水利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为2027年工程全面建成、解决区域干旱缺水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川东北“水脉”咽喉打通

  望子山隧洞是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中最长的隧洞,被称为专案的“咽喉要道”。它横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与嶽池县,如一条地下巨龙穿行于群山之间。该隧洞由11272米主洞和3条检修洞组成,规模位居全线隧洞之首。

  作为四川省“十四五”水利重点工程,亭子口灌区工程肩负著保障川东北地区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任。工程建成后,将从亭子口水库引水,总供水量达8.8亿立方米,惠及广元、南充、广安、达州4市13个县(区),有效灌溉面积371.5万亩。

  攻坚克难:科技赋能破解“豆腐层”施工难题

  “在长达11公里多的隧洞施工中,94.2%的区段穿越地质条件极差的四、五类围岩,相当于在‘豆腐块里打隧道’。”中交四航局亭子口专案负责人符业晃坦言建设挑战巨大。施工中需克服裂隙湧水、浅埋段塌方、瓦斯风险、长距离通风排烟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专案部创新应用科技手段。针对围岩破碎、掘进视野受限等“盲区”作业风险,专案团队联合中交四航局研发中心,成功研发出“悬臂掘进机数位化掘进辅助系统”。这套“智能导航”系统可即时三维显示隧洞轮廓,精准指导截割路径,并优化通风、支护方案,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技术水准达到行业领先。

  施工组织方面,专案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工序衔接,并巧妙利用隧洞进口、出口及3个检修洞开辟出8个作业面,实现多工作面同步掘进。同时,根据围岩状况“量体裁衣”,灵活运用悬臂掘进与精细化控制爆破技术,有效降低了超挖量。

  铸就地下通途,润泽川东大地

  30个月来,4臺悬臂掘进机、30余臺运输机械持续运转,150余名建设者昼夜奋战,最终在复杂山腹中成功开辟出这条输水大动脉。目前,隧洞各工作面已转入二次衬砌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底完成全部衬砌任务。

  “隧洞贯通是重大里程碑。未来,汩汩清水将通过这条‘地下长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川东北的丘陵田野和千家万户,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干旱缺水的历史。”符业晃望著贯通后的隧洞,充满信心地表示。望子山隧洞的胜利贯通,标志著亭子口灌区工程向着全面发挥效益的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川东大地“望水兴歎”的困境将成为历史。

  

责任编辑:陈康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