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延庆区四海镇隆重举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周年活动暨2025年花海山谷旅游季启动仪式。值此重要节点,四海镇立足生态涵养核心功能,发布创新文旅产品与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崭新活力。
主办方供图 韩冰/摄
花海提质,绘就全景文旅新画卷
依托森林覆盖率高达83.07%的生态本底和夏季清凉优势,四海镇今年特邀北京农学院对标志性四季花海景观进行高标准升级。串红、油葵、百日草等花卉依山势盛放,除传统徒步、骑行、写生项目外,新推的高空动力伞滑翔体验让游客得以翱翔天际,俯瞰壮丽花海全景。启动仪式上,浪漫赏花、消夏避暑、长城非遗、碳汇积分等八大主题文旅线路,以及高山胎菊、天然野花蜜等八种特色生态产品同步发布,构筑“可赏、可居、可玩、可学”的全维度体验,深度激活花海资源价值。
碳汇积分,引领城乡互动新模式
作为生态价值实现的创新探索,四海镇于旅游季启动仪式上推出游客碳汇积分“护照”体系,标志着覆盖村民、企业、游客的多主体生态积分网络正式成型。游客在九眼楼长城、花海夜市等六大低碳场景参与活动并打卡,累积的碳汇积分可在镇域内九大消费场景兑换特产、美食与民宿体验。这一国内首创的多主体积分体系,通过农文旅融合搭建绿色消费新场景,有力推动生态保护理念普及与城乡融合发展。
聚才引智,构筑振兴长效新支撑
人才是振兴核心。活动现场,四海镇乡村振兴工作站、规划设计师室及青创团队基地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首都高校组成的“科创中国·京韵乡村科技服务团”同步进驻,未来将定点对接镇内七个村庄,提供绿色发展智力支持,为本土人才培育与柔性引才搭建关键平台。
“二十年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已迈出坚实步伐。”四海镇副镇长王静表示,未来将持续改革创新,深化推广生态文明积分制,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聚力打造红色长城文旅带与消夏避暑目的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走出全域旅游示范之路,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四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