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那两家人又吵起来了,过路的人都被他们拦住不让通行!”连江县下宫镇派出所的民警李小龙来了电话,“我们已经进行了好多次的调解,就因为这条‘闹心路’,两家人谁都不让谁。”两个月以来,中交三航局六公司可门1-3号泊位扩能改造二期工程的项目党支部书记陈桂彬已经听过不少关于这条占了些地的小路引发的纷争,但接到李警官的电话还是第一次。
项目部紧挨着下宫镇,这里是附近唯一能够满足项目成员们日常采购的去处,而这条路也是项目成员前往下宫镇的必经之路。这次,两家人的矛盾突然激化,甚至站在路上争吵并动起手来,过路的行人车辆也被迫禁止通行。项目部外出采买的人员也被拦下,原本短短的4米道路,竟要绕行近百米才能通过。
在此已经深耕数年的项目团队,对属地单位及村民都颇为熟悉,李警官也因此来求助:“我们缺少设施设备,刚好你们在这里参建,也有这条路的通行需求,要不这次我们一起把这个‘烦心事’解决了?”
项目团队成员到现场了解得知,这条路是用碎石与混凝土堆成的一个坡道,村民为了家里的老人出行的方便,没有征得邻居同意便私下扩建,挤占了房子间的空隙。所以最近两家人围绕这条坡道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直至这次爆发激烈的肢体冲突,从昔日的睦邻成了敌视的仇家。
“要修整这条路,对我们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但是最大的难点是要打开两家人的心结,让理能说通,心能相通。”此后,陈桂彬加入了调解小组,在参与调解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了矛盾的缘由。
“您两家是搬不走的邻居,修整路的设备、材料都有现成的,不要因为这小小的路天天堵着大家的心嘛。”在调解会上,陈桂彬配合着李警官进行劝解,希望能尽快疏通两家人之间的心路。“我们团队在这里有3年了,和下宫镇也是邻居,正因为关系密切、相处融洽,我们的建设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您两家也是,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经过一次又一次真心诚意的交谈,终于,在调解小组的不懈努力下,两家人达成了平整路面恢复原状的共识。当时,项目现场正在整平堆场场地,在中午施工间歇,项目团队立刻组织人员,并调动一台挖掘机和一台小型土方车对占地道路进行了修整。
看着挖掘机一步步对小路进行修整,两家人心里的障碍也随之一点点地疏通,甚至开始拉起了家常,原先针尖对麦芒的敌视情绪也慢慢消散。
平整完路面,项目团队看着约1米高的平台高差陷入了沉思——这样是不占地方了,但是老人出行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李警官似乎看出了大家的想法,解释道:“这里原来是用长条石头搭建的台阶,铺路的时候石头并没有丢。”
“重新铺好就可以了,不会耽误我们下午施工的。”说干就干,项目团队紧接着修复石阶,先堆土夯实台阶的基础,同时减缓了石阶的坡度,并尽可能加宽与脚掌的接触面积,设身处地从老人出行的实际需求考虑。除了石阶,为方便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出行,队伍还在石阶旁边铺了一条石板斜坡,可以便利骑车的居民的出行。
修复完,陈桂彬在石阶和石坡上走了几个来回。“这一段台阶好像有点不稳,再堆一堆土。”尽管这项“施工”的工程量与泊位的扩能改造相比,用“九牛一毛”来形容都不为过,但他仍然秉持着严要求、高标准的态度进行“验收”,直到排除所有不够稳固的位置。新筑成的石阶和石坡不仅减小了占地面积,也解决了老人的出行问题,两家人心里的堵点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完全地打通了。
短短的一个中午,“连心路”得到了修复,下宫镇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李小龙再也没接到调解两家人矛盾的警情。镇子旁,可门1-3号泊位的建设工作也正按照施工计划如火如荼地开展,向着下一个重大节点继续挺进。
内容提供|林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