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遨游 > 正文

宕昌:古道红路串联山水文脉 路旅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2025-11-11 15:22:12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记者郭涛 通讯员 刘国庆 董红玲)近日,记者走进陇南宕昌,G212 国道与 S209 省道(南腊公路)如两条主动脉穿梭于秦巴山脉与白龙江畔,不仅破解了 “蜀道难” 的历史困局,更以党建为引领,串联起三国古史、长征史诗与乡村振兴新篇,让公路成为激活山水灵韵、传承文化基因的 “发展纽带”,推动路旅融合、文旅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交通升级改写了山区发展格局(受访者供图)

  党建引领是公路赋能发展的核心密码。宕昌公路段锚定 “陇之道” 公路养护品牌建设,以红色文旅创建为抓手,聚焦 S209 线重点路段精耕细作,将党建工作与公路养护、文旅开发深度融合。一代代公路人顶烈日、斗严寒,推动道路从 “通” 向 “畅” 升级,同时深挖沿线红色资源、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创新国省干线养管模式,构建起 “公路 + 旅游 + 文化 + 产业” 的融合发展体系。

  公路串联起千年文脉与红色记忆。G212 线官亭镇峡谷间,邓邓桥遗址崖壁上的栈道孔穴依旧清晰,见证着三国时期邓艾父子凿崖伐蜀的拓路壮举;侯儿坝摩崖石刻 “天沆永博” 四字雄浑有力,承载着康熙年间羌人拓路兴邦的文化记忆。S209 线大拉梁上,绵延的红军长征浮雕诉说着 1935 年红军攻克腊子口后,沿此线抵达哈达铺并作出 “到陕北去” 关键决策的峥嵘岁月。如今,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研学 “打卡地”,让长征精神通过公路沿线的红色地标得以具象传承。

  交通升级改写了山区发展格局。G212 线、S209 线与 G75 兰海高速互联互通,将官鹅沟的飞瀑流泉、腊子口的苍松翠柏等生态美景带出深山,让 “绿水青山” 转化为 “金山银山”。南腊公路沿线的汉、藏、回村寨借路兴产,“红军锅盔” 等特色小吃香飘旅途,党参、花椒等农特产品通过便捷交通销往全国各地,公路如同毛细血管,实现了乡村资源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三色南腊” 品牌让公路之旅更具质感。红色的精神底蕴、绿色的生态根基、橘色的责任担当在大拉服务区实现深度交融:新能源车充电桩、胶囊舱休息区、医联体服务全面配套,“司机之家” 让过往驾乘人员告别路边小憩,在热茶与舒适休整中感受温情;土特产区陈列的民俗风物,让公路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流动载体,实现了 “路畅、景美、人和、业兴” 的发展目标。

  从三国凿石为路到红军浴血开路,再到新时代党建引领匠心护路,宕昌的公路早已超越单纯的通行功能。如今,车水马龙的 “三色南腊” 公路、游人如织的官鹅沟景区、熙攘热闹的乡村集市、屹立千年的邓邓桥,都是公路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注脚。清晨时分,橘色养护车行驶在山间公路上,不仅修补着路面病害,更在续写 “路与文化共生、路与发展同步” 的新篇章。宕昌正以公路为媒,致敬历史、承诺未来,让文化因路而兴,山水因路而活,群众生活因路而美。

 

责任编辑:陈康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