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电影 > 正文

《长安三万里》:诗意地栖居\刘 毅

2023-08-21 04:02: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长安三万里》中的动画构图充满中国诗意美学。

  作为一部内地出品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主创十分有魄力,他们敢于以历史上极难塑造的“诗仙”李白为叙事主体,再通过李白这个人物勾勒出“梦回大唐,可看见遗留诗篇”的盛唐时代。整个叙事过程流畅而紧凑,贯穿始终的是一个个知名诗人及他们留下的不朽诗篇,既诠释中国文人骨子里的浪漫与情怀,亦展示在纷乱现世,诗人何为?又如何能做一个诗意栖居者?

  《长安三万里》在内地已累计收逾17亿元人民币票房,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第二名。8月25日,该片将在香港公映。

  出世与入世的挣扎

  影片开头,以老年高适作为第一讲述者,娓娓道来李白的一生以及二人的相交故事。过程犹如缓缓打开的盛唐诗画,“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隐”孟浩然等,一一现身,他们追逐人生理想的热血故事,与今人并无二致。

  影片时长近三个小时,叙事节奏却并不显拖沓,反而高潮迭起。上半部分是少年李白和高适的意气风发,定要去长安,做那“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谁知却屡屡碰壁;后半部分高适与李白裹挟在时代巨变中的浮沉,予愁肠满腹的诗人更多悲凉。好在故事的结尾,诗人历经的种种,都收在了那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中。

  高适和李白同为诗人,前者是唐代诗人取得最高官衔的边塞诗人,后者则是不受人间约束的“诗仙”,二人在片中形成了美妙的镜像关系,高适曾告知李白:“你是谪仙人,注定要回到天上;而我是世间人,只能在世间盘桓。”影片虽然虚构了李白与高适的交往,但二人的互为映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在选择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李白等人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但这恰恰是众人悲剧的根源。唐代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纵使如李白一样的天纵狂才,却也不得其门而入,终于还是流下了“世间道,走不下去”的辛酸泪;反观高适,名将之后,高家枪舞得可上阵杀敌,却连一位公主的欢心也讨不来,最终还要凭借乱世才能官拜三镇节度使,真正印证了“文穷而后工”。

  48首唐诗紧扣故事

  《长安三万里》汇聚48首唐诗,诗歌出现都能紧扣故事线索,呈现诗人是在何种情形下创作了此诗。纵然是今人想像,但编进故事中,并不突兀。其中最精彩绝伦一处当属李白创作《将进酒》时的场景,随着李白面向醉卧江边的众人作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诗句,画面就进入了想像空间,众人驾鹤直上九万里,跟随李白游“钟鼓馔玉”的殿堂,与仙人同饮,徜徉于银河星辰之中,浪漫且不失磅礴气势。

  电影的场景设计、人物描绘、逼真画功,都彰显了制作团队追光动画在CG建模和3D渲染上的实力,不仅呈现“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时江南亭台楼阁、水榭乌篷船之唯美动人,亦展示塞外风沙、战士拚杀之际“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的大场面。

  电影结束时的那句:“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诗人所留下的是可以与岁月同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之根。尽管有人质疑,《长安三万里》讲述的内容与真实历史有出入,但它能将教科书中的诗句,拍出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以动画形式传承中华诗词文化,自当受到肯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