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成就宗庆后“大器晚成”

2018-08-31 03:17:07大公报 作者:刘洋 李晓蓉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宗庆后说:“改革开放给了我一次创业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发展事业成功的机会。” 大公报记者姚勇摄

“改革开放初期是紧缺经济,什么都缺乏,机会遍地都是,只要敢想敢做、敢拚敢干,就可能白手起家获得成功。”将娃哈哈从校办工厂发展成如今中国最大的民族饮料企业,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娃哈哈的成长离不开改革开放。但40年后的今天,他则认为企业要发展仅靠敢想敢拚已远远不够,而是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40年来,我一直认为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一定要坚守实业强国信念,坚持立足主业,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幻想一夜暴富。”

谈及40年前的改革开放,宗庆后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认为,最关键就是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老百姓自主创业创造财富,培育了中国的制造业,让整个国家富起来。“改革开放给了我一次创业的机会,也给了我一个发展事业成功的机会。”

借14万元开始创业

宗庆后17岁便开始上山下乡,来到舟山马目农场。舟山马目农场本是一个关押犯人的劳改场,后来移交给地方的国营农场,人们称之为“舟山西伯利亚”,在那里,宗庆后每天挖沟修坝,拉土堆石。后来,由于农场土地域碱度太高,不能种植农作物,只好精简人员,于是宗庆后又转至绍兴茶场,在这里,宗庆后学会了很多农活,“我那时候还学会了杀猪,那是一百五、六十斤的猪啊!”直到15年后的1978年,他才得以顶替母亲回到杭州。

他回忆,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确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时物资相当紧缺,买粮食都要粮票,食用油要油票,反正什么都要票限量供应。”但是没过几年,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这让农民的积极性得以释放,各种票证便成为了历史。而后,工厂开始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一批工厂因此而活跃起来,有了效益;引进外资,带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

多年的改革开放也让他切实感受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原来,我们一家七口人住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我们三个兄弟住在小阁楼,要平躺着上去才能睡觉,现在居民的住房条件改善了,老百姓生活也改善了,跟以前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7年,42岁的宗庆后靠着借来的14万元(人民币,下同)接手连年亏损的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开始了创业生涯。当年7月,建立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代加工灌装花粉口服液。这一年,工厂取得了22.2万元的年利润,比原计划的10万元多出一倍有余。不仅如此,宗庆后还拥有了300平方米生产、营业用房,一条生产线和130余位职工。紧接着,宗庆后拿出一部分资金,找营养专家研制出以桂圆、红枣、山楂等为原料的营养液,并确定命名为“娃哈哈”。

42岁创业,在现在年轻人看来,多少有些“大器晚成”的感觉。宗庆后解释:“我42岁才创业是因为之前没有机会,直到42岁才有机会”。

受惠邓小平南巡讲话

宗庆后回忆,中国民营企业真正得以发展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而1991年,宗庆后带领百多个农民工兼并了拥有2000余人、资不抵债的罐头厂,这在当时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瓦解国有经济”、“资本主义复辟” 。宗庆后兼并的罐头厂原本是对美出口的,但恰逢美国对华经济制裁,原本政府仅希望接受罐头工厂的500名员工,而且不用花钱,舆论压力随之而来,宗庆后索性决定将2000多名员工及500多名退休人员全部接收,而且花了8000多万元偿还了国有资本的投入及该厂的贷款债务,可以说在当时是高价有偿兼并了这家厂。

“兼并后三个月就扭亏为盈了,所以这个兼并还算是比较成功的。”他对记者说。尽管产品好销,但仍难以满足2000余名工人的工作,于是开发了果奶打开新的市场,而后又转向开发饮料产品。

从物质紧缺时代走过来的宗庆后,是实体经济的拥趸,“实体经济创造财富,大家才能过上好日子,新经济我认为是要帮助实体经济在技术方面做提高的。”正因为对实体经济的坚定拥护,宗庆后在多个场合中质疑近年来热门的互联网,他曾评价马云的“五新理论”说:“除了新技术之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也曾追问马化腾,“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是在美国人手里还是在中国人手里?”还曾谈到“不反对互联网技术,但反对互联网花钱买流量,把实体经济价格搞乱”。

在采访中,他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谈到电商是一种新的销售模式,正常来说这是对零售业的一个补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现在有些电商花钱买流量,将产品采购进来后便宜卖出,“等他把市场做大他又提价了。”他认为,未来还是要回归实体商业,“人总归要有一点生活乐趣,不可能总在家里用手机干所有的事而不出门”。

进军大健康产业

如今,娃哈哈开始进军大健康产业。今年6月1日,宣布一年内开1000家食品馆,还将开发保健型食品。这次进军大健康产业,娃哈哈还找来了合作伙伴中南控股集团。他强调,大健康产业依然属于娃哈哈的主业。

“现在老百姓收入提高了,对消费需求档次也提高了,以前营养不够,现在有点营养过剩,通过中医食疗理念,希望用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遗产,结合现代的生物工程技术开发保健品,解决老百姓亚健康问题,这也是我们的主业的发展方向。”宗庆后说。

他十分赞同国家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因为这会让国家发展得更好,百姓过得更好。“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提高老百姓收入,要扩大分配,国家要少收一点税,多给老百姓一点,让老百姓消费,这样经济会发展得更快。”

达娃之争:我们不欺负人,也不能让人家欺负

娃哈哈智能菌种生产车间

进入二十一世纪伊始,娃哈哈便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影响最大的国际商战,这场商战被称为“达娃之争”。1996年,法国企业达能与娃哈哈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达能占股51%,娃哈哈占股49%。在合作初期,公司效益非常好,这让达能从中获利30多亿元。娃哈哈也通过自身优秀的产品和行之有效的营销不断扩大规模自身、做大做强。但对方看到他没有投资的娃哈哈非合资企业效益很好,而他所投资的乐百氏等其他企业却效益连年下滑,于是不顾其倡导设立且明知这些非合资企业的事实,指责娃哈哈“私下设立非合资企业侵占合资公司利益”,提出要以净资产价格收购这些企业,宗庆后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我们当时和达能合资是响应国家引进外资的号召,加上达能是世界有名的食品饮料企业,我们想通过跟他的合作也能促进自己加快发展,当时(娃哈哈)效益比较好,并不是求他合资救命”,宗庆后对记者说。

达娃之争最终在2009年,经过中法两国高层的协调达成了友好和解,达能同意将其在合资公司中的51%的股份出售给中方合资伙伴。

再次回顾这场国际商战,宗庆后总结:“自己没有错就要坚持,我们不欺负人,也不能让人家欺负我们”。

为民企代言 吁公平竞争

图:1991年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正式成立,娃哈哈正式进入规模经营阶段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宣布,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主动扩大进口等扩大开放举措。

娃哈哈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其30多年的发展史既有时代大势的助推,也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来自江浙的宗庆后是浙商的一员,他评价浙商“敢创新、讲诚信、敢闯荡”。他坦言:“中国民营企业一开始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奋斗,现在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了,应该反馈社会,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才能让社会更和谐。”

中国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在逐渐改善,但他认为,审批制度改革亟待进行,同时他提议建立政府官员的连带责任制度,出了问题,相关的政府官员也应该负连带责任。过去一段时间,“国进民退”的说法甚嚣尘上,有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企业融资难并非融资总量的问题,而是融资结构的问题,要改变的不是去杠杆而是“国进民退”。宗庆后也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公平的对待,民营企业的财富属于国家也属于社会。

“这个转变确实很难,现在还没有得到明显成效,经济要放活,让企业自由去发展,自由去竞争,要公平合理正常的竞争,中国民营企业不怕竞争。”宗庆后如是说。

工作朝七晚十 “不干活反而无聊”

图:1994年娃哈哈组建娃哈哈涪陵有限责任公司

时代在飞速变化,宗庆后也毫不懈怠。五年前,68岁的宗庆后曾说,自己还很年轻,可以再干20年,这也让外界对于娃哈哈未来的掌舵人更加津津乐道。

对此,宗庆后谈到,现在女儿宗馥莉掌管了企业的三分之一,同时她还开发了其他产业,另外,宗庆后自己也开始培养管理层,做流程改造、岗位责任制和分级授权。

但他也感到,中国的职业经理人尚未成熟,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均未达到理想水平。“娃哈哈现在31岁,对人生来说是最好的时候,所以应该更加奋发努力把企业更加做强做大。现在也在寻找再发展一个产业,娃哈哈发展肯定比较稳健,不做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

如今,74岁的宗庆后仍然坚持每天七点前到办公室,常常晚上十点后才离开。面对庞大的娃哈哈饮料王国,依然事必躬亲,甚至娃哈哈出厂的每一种饮料,他都要亲自尝过。

人们将他的这种“集权”治理方式称为霸权,但他认为并无不妥,因为“不集权内耗太大,根本做不起来”。宗庆后回忆说:“以前体力劳动多,现在主要是脑力劳动了,感觉每天工作比以前轻松,如果不干活反而有点无聊。”

谈贸战:我们要发展内需

宗庆后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拉动内需,而非依靠出口发展经济。图为江苏连云港集装箱码头

在中美贸易新困境下,宗庆后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拉动内需,而非仅依靠出口发展经济。“如果我们让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了,让还没有成为中产阶级的十多亿人都有钱了,消费拉动起来,我们经济还会高速发展,也不用靠出口了,省得人家一天到晚说我们在冲击人家市场。”

谈香港:让年轻人有希望

谈及香港,宗庆后说,长久以来,香港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同时背靠祖国,依然有很多发展机会。“我认为香港应该利用与世界广泛接触的优势,发展高新产业,解决香港居民的就业问题,提高香港居民的收入。现在全世界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年轻人收入偏低,对前景不看好。香港也应多考虑这问题,让年轻人有个希望。”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