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中国 > 正文

流失海外百年 125幅克孜尔石窟壁画以影像形式“回归”

2018-09-23 13:36:13大公网 作者:李阳波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近日在西北大学博物馆开展,展览以高清图片形式展示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成果,以及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四个洞窟的壁画复原影像,为观众提供较为完整的洞窟和壁画原貌。125副流失海外百年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瑰宝,在历经劫难和颠簸流离之后,终于以影像形式“回归”故土。 



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后的仿真复原壁画作品。(记者李阳波摄)

西方列强疯狂盗割 克孜尔石窟壁画流失海外 

据了解,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渭干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明屋塔格山断崖上。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339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绘泥塑遗迹,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尔石窟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止于公元8~9世纪,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石窟, 2014年入列 “世界遗产”名录。

在清末国家羸弱的年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同时,亦盗走了众多的中华文化遗产,克孜尔石窟壁画便是其中之一。据悉,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掀起西域探险热潮,先后有俄、日、德、英、法等国家探险队来克孜尔石窟探险。伴随着考察与探险,这些探险队或多或少地都从克孜尔石窟劫掠盗割和窃取过壁画、雕塑、木板画等珍贵文物,其中德国探险队在克孜尔石窟盗割的壁画最多。由于上述探险队在克孜尔石窟肆意盗割壁画,这种罄竹难书的暴行,给克孜尔石窟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也给今人留下一副斑斑斧痕、千疮百孔的惨像。 



克孜尔石窟壁画精美异常。(记者李阳波摄)

历经20年努力 寻获大量克孜尔石窟壁画影像 

从1998年开始,新疆龟兹研究院开始关注并着手从国外各类出版图录中翻拍,同时收集德国收藏的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图像资料,并将这些图片与洞窟内揭取痕迹核对,以纠正过去出版物中的一些错讹。从此,研究院的部分业务人员踏上了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克孜尔石窟壁画漫长而艰辛的征程。经过长达20年的努力,新疆龟兹研究院已收集到海外8个国家20余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465幅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高清图片,并通过电脑软件将其中的大部分壁画图像复原至其所出洞窟及原位,让图像资料回归故里。 

据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助理叶梅介绍,此次展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龟兹研究院、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北大学共同主办,龟兹研究院文化遗产展示交流中心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及该校艺术学院和博物馆共同承办。展览共展出125幅高清晰图板,内容共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与复原展示板块”,该板块选取了克孜尔石窟第14窟和38窟两个1:1完整的仿真复原洞窟,以及125幅主要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地收集到的克孜尔石窟壁画高清摄影图片,经过数字技术处理后的仿真复原作品,这一板块诠释了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与克孜尔石窟母体间的关系,较为完整的展示了克孜尔石窟艺术的高度成就。 

第二部分是“千年丝绸之路与克孜尔石窟艺术数字互动演绎空间”展示板块,该板块利用数字技术(VR、投影方式)对克孜尔118、110、67、117窟等四个洞窟进行影像复原,让观众身临其境穿越历史,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古丝绸之路龟兹传统艺术教育。另外,在展览现场复原了两个仿真洞窟,还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了四个洞窟的壁画复原影像。 



展览展出的壁画复原品。(记者李阳波摄)

展示龟兹研究院20年克孜尔石窟复原成果 

据悉,石窟是佛教艺术的综合体,洞窟建筑、壁画和塑像结合而成石窟艺术,它们中的任何部分都不是单体的艺术作品。每个洞窟中的一尊尊塑像、一幅幅壁画,将其精心组合布局,都有其特殊的涵义和功能。不同派属、不同时代的石窟壁画有着不同的题材内容和组合。西北大学副校长常江在开展仪式上表示,“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文化奇葩、艺术珍品,再现于世人面前,此中的艰辛与情怀感人至深。他亦希望能用一场成功伟大的展览,表达对中华优秀文化精品的敬仰和缅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段清波也指出,展览展示了龟兹研究院20年来对克孜尔石窟的保护、复原和修复成果,展览是学者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广大观众了解龟兹文化的一扇窗。 

责任编辑:齐宾遥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