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缮后的包玉刚故居,俞昼摄
随着一声“小姐回家喽”,包玉刚故居修缮启用暨主题馆开馆仪式16日下午拉开了序幕,在一阵锣鼓喧天中,来自海内外的包玉刚家人及亲友再次踏入了位于宁波镇海区的包氏故居。100年前,即1918年的农历10月13日,包玉刚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记者看到,这是一座典型的清朝中期建筑风格的江南民居,青砖黑瓦、高墙深宅。2018年,为了弘扬和传承包玉刚勇于开拓、敢于创新、造福桑梓的宁波帮精神,由宁波市和镇海区人民政府共同对包玉刚故居进行修缮。

包玉刚外孙包建雄,俞昼摄
“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小时候一起拍的。”包陪庆与几位亲友边观看故居的展陈,边向一旁的记者介绍道,故居中有不少展陈都是由家人捐赠的,因此她也是如数家珍。在包陪庆眼里,父亲对家乡的感情很深,无论是说英语、粤语,还是普通话,总是带着浓浓的宁波口音。
“这几个月以来,我们和宁波帮博物馆共同组织和策划了旧居的改造,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在保护室内原有的风格和感觉的同时,利用外部的空间放一些有特色的雕塑,使建筑与外公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也代表我们包氏家族这个大家庭都在延续外公的精神。”包玉刚外孙包建雄在致辞中表示,现在看到故居被改造得这么成功,外公若是在天有灵,一定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