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四十年磨一剑 “大国重器”铸强军

2018-12-10 03:18:19大公报 作者:马浩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5月13日上午7时许,中国第二艘航母从大连造船厂码头启航,赴相关海域执行首次出海试验任务\资料图片

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中国军队改革发展的40年。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大总部、大军区体制走进历史;经过六次大裁军,兵力减少超两百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新型作战力量减速发展,改变陆军独大的格局;尤其是随着科技兴军战略的推进,航空母舰、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歼-20隐形战机、运-20大飞机等“大国重器”陆续上天入海、列装服役,解放军武器装备水平有了长足发展。国防实力的增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壮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将科学技术提升到国防现代化的关键位置。1990年代,海湾战争的爆发,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兴起,中央军委又提出“科技强军”战略,推动军队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十八大之后,最高领导层提出了“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总体建军方略。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武器装备体系化越来越全。陆军新型坦克的作战性能和整体水平接近世界一流。99式坦克、15式“新轻坦”、卫士2D远程火箭炮增强了陆军的地面打击战力。海军装备实现了近岸走向远海的跨越,2012年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入列,航迹从近海向远海大洋不断延伸,突破第一岛链。第一艘国产航母去年下水,中国进入双航母时代。
 
核潜艇是与航母并列的海军重器。2014年,094型核潜艇装备巨浪-2导弹在西太平洋进行战巡。094型相较於第一代092型,推进系统动力增强,航速更快,隐蔽性更好。巨浪-2作为现役最强潜射弹道导弹,是改革开放40年军队发展的缩影。该型号导弹1986年开始预研,1990年正式研制,2003年和2005年先后实现陆基、海基发射成功,2011年定型。
 
轰-20战机呼之欲出
 
空军装备由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全面转变。1998年,中国第一种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猛龙”首飞成功,实现了第二代到第三代战机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轰-6K“战神”远程轰炸机首飞成功,空军继火箭军之后成为第二支战略打击力量。2012年,歼-15首次在辽宁舰航母上着舰成功。
 
2016年7月,运-20“鲲鹏”列装空军部队。2016年11月,歼-20“威龙”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珠海航展并进行双机飞行展示。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今年10月实现水上首飞成功。中国空军进入“20时代”而轰-20战略轰炸机呼之欲出。
 
东风-26导弹破“岛链”
 
火箭军战略核威慑能力显着提升,东风导弹家族剑指长空。“航母杀手”东风21-D,可对航空母舰群进行致命打击。东风-26大型中远程反舰弹道导弹,使中国拥有了可靠打击第二岛链固定目标和大型舰艇等目标的能力,被誉为“关岛快递”。
 
1980年5月,中国第一次向太平洋发射东风-5弹道导弹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第一代洲际导弹。2015年抗战胜利大阅兵上,改进型东风-5B首次公开亮相,最大射程达1.5万公里。东风-31AG洲际弹道在去年朱日和大阅兵中首次出场,与东风-5B一道成为战略核威慑的中流砥柱。
 
领导体制改革 撤四总部七大军区
 
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是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之初,军队领导机构庞杂,中央军委分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委、委员多个层级,同时还设军委办公会议。
 
1982年十二大后,中央军委不再设常委,由秘书长、副秘书长处理日常工作。1983起,恢复设立国家中央军委,与中共中央军委“两个牌子、一套人马”。1992年十四大,中央军委体制再次改革,不再设秘书长、副秘书长,由主席、副主席、委员组成。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军委领导层规模扩大,除了四总部负责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司令员也成为中央军委委员。目的是改变“大陆军”体制、构建多军兵种协同体系。
 
在中央军委之下,解放军长期实行大总部体制,1950年代一度膨胀至八大总部。从1957年至1998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的三总部体制维持了40多年。1998年组建总装备部,加强对武器装备的管理,进入四总部时期。但大总部体制下的部门割据、头重脚轻等弊端也日益凸显。
 
十八大之后的“史上”最强军改,对体制进行了全面重塑,大总部体制改为军委机关多部门制,撤销七大军区改划设五大战区,优化调整军兵种,构建起“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体制,突出军委主席负责制。
 
在2017年十九大上,中央军委组成结构又出现了新变化,军种司令员不再进入军委,军委领导层规模精简至7人。首次独立单设的军委纪委书记担任军委委员,提升了监督部门权威性,凸显了从严治军的鲜明态度。
 
“天网奇兵”破信息数据壁垒
 
 
图: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於二○一五年成立\网络图片
 
改革开放40年来,军队的历次改革和裁军中,不断对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进行优化,整体布局“陆海空天电网”,打造新质作战力量,由数量规模型改走质量效能型之路。
 
1988年,在百万大裁军过程中,组建了陆军航空兵部队。2015年以来,解放军的结构编成进行了史上最强军改。其中,陆军13个集团军以及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全部组建配齐了陆航旅。其中两个集团还进一步加强为空中突击旅,构建起从空中到地面的立体化作战新模式。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中央军委决定重组海军陆战队,第一支海军陆战旅於1980年在海南岛成立。但经过30多年时间,陆军陆战队仅有两个旅的规模。新一轮军改中,海军陆战队单独成军,直属海军总部。
 
空军则将原空降兵15军改组“空降兵军”,凸显独立兵种的地位。原来的“军、师、团、营”四级架构精简优化为“军、旅、营”三级,缩短指挥链条。随着“运-20”国产大型运输机稳步形成战斗力,空降兵军的重装化投送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现代化战争中,信息通信是制胜先锋和保障。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组建专门的战略支援部队,下设航天系统部、网络系统部两大专业军事力量,将航天领域的卫星发射中心、航天测控中心、卫星远洋测量中心以及军队的计算机研究所、通信部队、技术侦察部队、电子对抗部队等整合。堪称“天网奇兵”,为其他军种提供基础性的信息保障支援,打破军种之间的信息鸿沟与数据壁垒,成为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支撑。
 
裁军六次 200万精兵战力不降反升
 
 
图:一九八四年国庆,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天安门广场检阅部队\资料图片
 
建国初近30年,解放军规模膨胀,1975年总人数高达610万。队伍臃肿、比例失调问题严重。改革开放40年,先后进行了6次大裁军,解放军总规模降至约200万人。
 
1980年3月,中央军委建国后第六次裁军,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撤销省军区独立师,部分野战军步兵师改为简编师。这1982年9月第七次裁军,将军委直属的炮兵、装甲兵、工程兵机关改为总参谋部下辖的二级部。总人数近百万的铁道兵和基建工程兵,集体脱离军队,转业到地方的铁路、冶金、地铁、建筑等行业,部分划归新成立的武警部队。至此,解放军兵力减至400余万人。
 
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国际国内形势作了新的研判,提出军队必须“消肿”。一方面当时军区领导班子过多,且官兵比为1:2.6,结构不合理几乎是世界之最;另一方面国际上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战争。1984年11月,邓小平召集军队高层开会,提出裁军100万。
 
到1987年裁军100万基本完成。陆军的军改编成集团军,将装甲兵、炮兵、工兵等兵种部队编入集团军,并扩充通信兵、防化兵,成立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部队等专业兵种。陆军中技术兵种比例首次超过步兵,炮兵成为陆军第一兵种,装甲兵成为主要突击力量,迈出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1997年和2003年,解放军又分别裁军50万、20万,至2005年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2015年9月3日,中国宣布裁军30万,军队规模将精简至200万人左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