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央行已出台两项宽松措施。继周三决定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标准,昨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MLF),一季度不再续做MLF。是次降准将释放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流动性,扣除不续做MLF因素,净释放长期资金高达8000亿元。央行表示,措施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有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接连考察银行普惠金融部后强调,要运用好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工具,信息公布后,央行随即宣布全面降准,包括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1月15日和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置换部分MLF;一季度不再续做MLF。
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
此次降准分两阶段进行,央行有关负责人称,这和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同时也兼顾了内外均衡,有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料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MLF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MLF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置换MLF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实体经济降成本。
为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央行此前已宣布,今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
南京证券固收分析师杨浩直言,本次降准被市场广泛预期,速度快,力度大,充分表明决策层稳增长和逆周期调控的决心。
金融机构春节前后资金无忧
长江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赵伟指出,央行透过银行释放长期的低成本资金,还兼顾了“春节前现金投放”,无疑配合了稳增长的需要。招商银行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刘东亮相信,金融机构可以轻装过节,不必担心节后资金到期的压力。
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指出,降准后将使银行资金增多,预计今年房贷利率或会调降。
此外,中国央行昨日晚间透露,央行在1月3至4日召开会议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会议提到,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加强政策沟通协调,平衡好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切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落实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运用各政策工具,从债券、信贷、股权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定向调控非大水漫灌 下季降息可期
央行重申,此次降准仍属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分析估计,今年降准节奏或一季度一次,定向降准仍会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利率面临调降可能,未来还可期待全面降息。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估计,这轮经济下行不会很快结束,今年的降准节奏可能是一个季度一次,今年以后可能也会比较宽松。
去年12月中旬,央行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在该品种上“定向降息”。华尔街见闻研究院邓海清、陈曦团队认为,按照2014至2016年“先定向后全面,先降准后降息”的路径,此次全面降准标志着货币政策宽松从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未来降息可以期待。华泰证券宏观团队及国泰君安宏观团队均预期,或最快在二季度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