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同里古镇女校见证家国赤子心

2019-01-19 03:19: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红砖青墙,拱形卷边,走进校门,看到风雨操场与三层教学大楼,丽则女校的创立情景似重现眼前。这个坐落於江苏苏州同里古镇、紧邻江南名园退思园的同里第一女校,记录中国教育发展进程,更是爱国主义人士集聚地。如今,丽则女校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静静讲述古镇故事。/大公报记者 倪梦璟苏州报道

  丽则女校建於1906年,是退思园第二代主人任传薪创办,“近年来,关於对女德文化学习的争论充斥网络,其实,早在清朝,国人便看到女子教育重要性,丽则女校,便是佼佼者之一。”90后导遊谢熔是土生土长的同里人,他向记者讲述了女校故事。

  近代中国被侵略者打开大门,出於救国目的,更看到女子社会重要性,任传薪在家乡创立古镇第一所女子学校。“先生认为必须兴办女子学校,才能使女子‘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女子有学,才能成为男子的贤内助,才能承担起母教责任,才能强国保种,挽救社会危机。”

  捐赠五万书籍创图书馆

  女校创办初期,条件艰苦,任传薪在母亲支持下,将父亲建造的退思园中光线较好的退思草堂、琴房、旱船、桂花厅等变成了教室。“特别的是,他还把一架西洋钢琴拿出来,这在当时是稀罕物,还把家藏的5万多册书籍捐赠出来,开设了图书馆、自然实验室、音乐室、小工场等。”

  为提供更好的教育,任传薪专赴海外考察女子教育,更不惜高薪聘请当时颇具名望的国学大师钱基博、同里书法家钱祖翼、著名作家范烟桥等名师任教。随着丽则女校名气越来越大,1911年,女校重新选址成立。

  新址是原刘氏地基,紧邻退思园。记者来到时,这裏正下着小雨,长长“雨巷”的尽头,便是丽则女校。许是非节假日,只有零星遊客,青砖灰墙,似乎有些“冷清”,若非导遊指引,确实难想像当年盛况。

  教育总长题校训勉学子

  进校门,一幢七开间三层教学大楼立於眼前。它总高15.9米,第一层是由7个拱门组成的连绵起伏的长廊,整幢楼只一个楼梯。顶端中间,则是校训“诚勤樸爱”,“这是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著名教育家傅增湘为勉励莘莘学子亲笔题写的。”

  女校内最引人注意的,还是那座“五月九日国耻纪念碑”。“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在卖国‘二十一条’签字。当时,得知消息的丽则女校全体师生先后在当地陈家牌楼等地举行大集会,及高呼爱国主义口号的大遊行,还为此建碑来明耻。”谢溶告诉记者,整块碑形状似利剑直刺苍穹,像是要刺破腐败没落的当局政府,碑的背后记载了当时女校全体师生反日反袁的悲愤义举及对祖国强盛的期许。

  1938年,日寇佔领校舍作为军营,这块碑得以保存得归功於爱国人士将其埋於地下。1982年,该碑重新出土,并於1992年建雪耻亭来纪念这段历史。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