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政府最快六个月后全面禁售电子烟,但继续容许市民在家管有和在非禁烟区吸食\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特区政府最快六个月后全面禁售电子烟,拟修例禁止制造、售卖、进口及携带入境,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万元和监禁半年,但继续容许市民在家管有和在非禁烟区吸食。修例消息一出,烟商、烟民一片“风声鹤唳”,有电子烟商估计行业每月损失营业额过亿元。记者昨日在市面所见,有专门店开始劈价散货,“平啲卖晒畀熟客”,有“老烟枪”明言不肯戒电子烟,宁愿铤而走险走私电子烟入境。
政府将於明日(15日)为禁售另类烟草产品的条例草案刊宪,下周三向立法会提出,倘获通过,预计於刊宪日起六个月后,即8月15日生效。条例草案订明,禁止制造、售卖、为某些目的而分发、为某些目的而管有另类吸烟产品,同时禁止产品进口香港,包括当作包裹或货物运入,或由旅客携带入境,但过境物品、航空转运货物,以及转机的过境人士可获豁免。违例者可被判罚款5万和监禁六个月,如在禁烟区内使用电子烟,与传统烟看齐,可被检控最高罚款5000元。
“平啲卖晒畀熟客”
电子烟近年大行其道,《大公报》曾多次报道年轻电子烟烟民暴增,销售“冇王管”情况。记者昨日走访数间旺角及深水埗的电子烟商舖,发现有电子烟专门店已即时劈价散货,在门口张贴“机款低至100元起,买指定机更送烟油”字样。位於深水埗福华街的电子烟专门店VapeZ负责人梁先生向记者表示,剩六个月时间便禁售,唯有将店内产品“平啲走晒畀熟客”。有“格仔舖”卖家在橱窗贴上显眼特价标签,部分售价低至50元。梁先生说,前来购买的客人多为烟龄长达十几年、难以戒烟的中年人士,自己亦吸食了电子烟十多年,以此代替真烟。
电子烟协会主席陈文辉估计,本港现时有数千间店舖售卖电子烟或加热烟产品,每月营业额估计近亿元,他自己卖电子烟六至七年,每月营业额三、四十万元,一旦法例通过,未必能赶及在半年时间内散货,相信损失惨重。烟草事务协会发言人胡易梅批评,全禁并非有效做法,反促使黑市售卖活动更活跃,亦会刺激年轻人从不法渠道取得电子烟。
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卫生)阮慧贤昨表示,新法例下,加热烟或电子烟每个组件,包括加热器及烟弹均受规管,凡制造、售卖或分发而管有均属违法。对於有意见质疑只禁电子烟做法不公,阮慧贤解释传统烟已於本港落地生根,公众才了解其危害健康,认为不应把传统烟与电子烟作比较,亦有研究显示,青年吸电子烟后会增加吸食传统烟的机会,故政府趁电子烟等新式产品还未大行其道时,尽早采取措施禁售,以保护未成年人因电子烟包装靓而吸食。
食卫局局长陈肇始昨亦撰写网志称,预料草案会引起社会广泛讨论,但重申政府必须确保多年来控烟工作的成果不致毁於一旦,亦必须对新的吸烟产品所带来的害处防患於未然,尤其是对年轻人和下一代所带来的影响,她期望到2025年把吸烟率减至7.8%。
可带出境禁带入境首三个月宽松执法
政府以“禁卖不禁食”方式打击电子烟,而不论香港市民或旅客,均不可携带有关产品进入香港,换言之,电子烟民外游时“可带出,不可带入”,入境时被查出,可被判最高罚款5万元及监禁半年。海关会在新法例实施首三个月设宽限期,入境旅客被检查后愿意放弃产品,则会宽松处理。
获手令可“拉人封艇”
食卫局副秘书长(卫生)阮慧贤表示,倾向效法新加坡,在口岸设回收箱收集相关产品,当法例生效后,若入境旅客愿意把产品放入箱内,便不属违法,而在法例实施首三个月会宽松执法,阮强调不容许以“自用”为由带产品入境。对於“禁卖不禁食”,阮解释不想造到太扰民,亦不想令吸电子烟、加热烟的人成为罪犯,仅针对销售层面。
新法例更赋予卫生署有“拉人封艇”的执法权力,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主管封萤称,若遇到不合作行为,包括拒绝提供个人资料等,控烟酒督察有权扣留有关人等及没收产品,并转介警方跟进;取得裁判官手令下可进入任何非公众地方调查,但不包括住宅范围。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认为,条例细节仍需商讨,确保市民可清晰知道界线,免得有灰色地带,令人铤而走险。民建联立法会议员葛佩帆则忧虑如何杜绝黑市电子烟问题。海关助理关长(情报及调查)黎流栢表示,过去一年海关截获5340万支私烟,当中800万支为电子烟及加热烟,占整体约15%。
深圳控烟升级电子烟亦规管
深圳特区政府昨亦发布控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征询公众意见。这份被称为当地最严厉的控烟令,涉及5项措施,包括将电子烟一并列入控烟范围;深圳卫计委表示,电子烟同样含有尼古丁等有害化合物,有害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要求,禁止或者管制电子烟。而港府文件亦提及,目前已有30个地区禁止售卖电子烟,包括阿根廷、巴西、澳门、哥伦比亚、泰国、土耳其及新加坡等。
卫生署控烟酒办公室主管封萤昨表示,电子烟及加热烟等含有有害物质,如电子烟含甲醛可致癌,尼古丁成分则会令血管收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机会,而加热烟含烟草,有害物质与传统香烟含量相若,包括尼古丁及焦油,亦会有二手烟。
对於有人称吸食电子烟有助戒传统烟,封萤称无足够证据支持,反而会产生“门户效应”,即青少年试食电子烟后,有更大机会吸食传统烟。封萤引述德国一项有2186名十年级学生参与的研究发现,吸食电子烟的学生尝试吸食传统卷烟的风险高出2.2倍。
市民点睇
黄先生(烟民):
不支持禁止售卖及进口电子烟,我当初是为戒烟而转吃电子烟。点解唔畀电子烟入口?好似饮酒会导致醉驾,但市面依然有酒卖。
黄先生(烟民):
十分支持!我尝试戒烟很多年都不成功,但政府此次力度不够,电子烟禁咗,啲人会转食番传统烟,禁埋传统烟仲好。
陈女士(非烟民):
当然支持禁售电子烟,香港不乏有人随街食烟,我有咗小朋友之后特别注意,最憎一路行一路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