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南沙大桥今通车全长12.89公里 缓解虎门大桥挤塞

2019-04-02 03:18:46大公报 作者:方俊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虎门二桥”写下多个世界第一筑桥纪录,吸引不少遊客慕名前来观赏拍照 资料图片

大湾区将进入“大桥群”时代,城市群“无缝”连接更畅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发布后首个投用的“超级工程”,南沙大桥(虎门二桥项目)2日正式通车,大桥项目副总经理李彦兵称,大桥刷新多项世界纪录,并将在真正意义上打通大湾区“任督二脉”,令城市群血脉更通畅。物流业界认为,大桥将珠江东西岸陆路运输打通,除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还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实现全方位联网,推动区域间产业互补乃至转型升级。

以往,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只有虎门大桥。在去年10月,“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通车,在地理上完成了大湾区从“C形”变成真正“环形”转变。距离港珠澳大桥上游约75公里的南沙大桥身高260米,身长12.89公里,目前跨径是钢箱樑悬索桥中的世界第一。

“南沙大桥建成开通,对於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快速流动和珠三角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交通体系意义深远。”李彦兵称,随着大湾区加快建设,南沙大桥与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等跨江通道,撑起了湾区互联互通的“主心骨”,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指日可待。

推动区域间产业转型升级

“南沙大桥诞生的初衷,是为了分担虎门大桥通车压力,因此项目建设过程都称为‘虎门二桥’,双向八车道日通行可达10万辆车次,比虎门大桥更宽、通行能力更强。”有专家坦言,如今南沙大桥将承担更重要使命,在扮演连接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圈交通大动脉角色的同时,更要担负起大湾区要素梯度转移的重任。

“随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相继开通以及在建的深中通道,都为大湾区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利好。”华南物流商会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些跨江通道不仅将珠江东、西岸的陆路运输打通,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同时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实现全方位联网,推动区域间的产业互补乃至转型升级。

在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看来,南沙大桥通车让南沙“近水楼台先得月”,南沙港扩大辐射东莞、佛山、中山等货源腹地。据南沙管委会最新数据,仅去年便新设港澳企业超1500家、投资额496亿美元,分别同比激增7倍、6倍。

缓解虎门大桥挤塞

郑天祥分析说,之前珠三角及周边的货物经东莞新沙港,通过驳船赴香港、深圳或广州南沙“出海”,现在有了南沙大桥,货柜车从新沙港仅半小时即直达南沙港,不必使用“耗时长、收费贵”的驳船方式或陆路绕道虎门大桥“兜大圈”,也可减少一半的吊装费。譬如珠三角港口的吊装费平均需要700元,香港更需2000元。

他也指出,随着南沙大桥通车,虎门大桥塞车现状得以缓解,也为大湾区互联互通打通新动脉。而前往香港的物流成本也相对降低,加上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依然在“航班多、航线密”等方面颇具优势,有利於进一步做大湾区产业的“大蛋糕”。

东莞往南沙港 陆路运费悭三成

图:拱北海关“跨境快速通关”模式已与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劃”在港珠澳大桥对接 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

据广东省交通集团分析,南沙大桥通车,将发挥缓解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繁忙交通的重要作用,预计将分流虎门大桥30%车流。南沙大桥开通前期,预计平日车流在5万辆左右,为设计通行每日交通量10万辆的一半左右,料虎门大桥交通压力将有所缓解。

记者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发现,“物流”这个关键词出现16次,包括“推进粤港澳物流合作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园区负责人称,南沙自贸区创新“粤港跨境货栈”项目实现南沙保税港区与香港机场之间一站式“空陆联运”,穗港间物流运输时间压缩一半以上;随着南沙大桥通车,两地间陆路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在中山和东莞都有公司业务的港企负责人刘先生告诉大公报:“两岸城市塞车不再是‘家常便饭’,企业产品可选择南沙港和香港港‘并举’加速出口。”在东莞北部有投资的港商郑利伟称,南沙大桥使到从东莞到广州南部减少约半小时车程;货物陆路赴南沙港出口,运输成本估计比珠三角其他大港要便宜三成以上。京东物流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大公报,目前京东物流运输车队装载着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由香港元朗仓出发,经港珠澳大桥到达珠海后进行申报清关,全程一小时内完成,物流运输多了一个便捷选择。

通桥效应 珠江西岸过百亿货物通关

随着南沙大桥通车,它与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以及建设中的深中通道及正在进行前期筹建的莲花山过江通道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跨江通道。近半年来,港珠澳大桥通车对湾区物流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据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最新统计,截至3月底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超过630万人次,验放车辆超过18万辆次;珠江西岸有逾百亿元人民币货物经过大桥口岸通关,而且呈现明显增长态。广东省交通集团下属运输企业货运负责人王先生算了一笔帐: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往返香港和珠江西岸城市约160分鐘,比过去节省逾3小时,降低路桥费和油费成本1250元。如今拱北海关“跨境快速通关”模式与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劃”在港珠澳大桥成功对接,实现快速通关模式对接验放货物。拱北海关称,正常情况下车辆从入场到离场时间一般不超过3分鐘。

两地牌申请放宽 年纳税15万可办1车

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1日发布粤港、粤澳跨境非营运小汽车指标管理新措,将扩大跨境小汽车申请範围,放宽申请条件。其中,到广东省投资的国外、港澳台商户,申办第1辆商务车指标的,上一年度纳税数额须达到15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此申请条件由之前在广东省山区扩至全省;而且,同一申请商户申请车辆指标的数量也由不超过3辆,扩至最多不超过15辆。

经粤港、粤澳商定,联合推出完善粤港澳跨境非营运小汽车指标管理的工作措施,从2019年4月15日开始实施;新措施实施前已受理或批准的申请,仍按照原规定进行管理。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表示,新措施的推出将更好服务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强化指标使用管理,遏制倒卖、转让行为。除上述变动,新措施还提出,申办第2辆商务车指标的,上一年度的纳税数额须达到50万元以上;申办第3辆商务车指标,上一年度的纳税数额须达到100万元以上;从申办第4辆商务车指标起,上一年度纳税数额每增加100万元即可增办1辆商务车指标,最多不超过15辆。而之前同一内地承办单位有多个投资商户的,最多只可申请3辆指标。

据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资格类指标申请条件不变;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粤港商务车指标的申请条件、範围按照原规定执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