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青岛举行的纪念海军成立70周年大阅兵,有多型武器装备亮相。其中,空中梯队的轰-6L轰炸机十分亮眼。这是官方首次正式确认轰-6L型号。与此前海航的轰-6G相比,轰-6L机翼下方增加4个DF-4B超长挂架,可携带鹰击-12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在量级、射程、速度等各方面参数都远超此前轰-6G主要挂载的鹰击-83,能够有效压制敌方舰船防空反应时间,穿刺近距拦截系统,对敌方舰队实施攻击,从而进一步提升海军航空兵的空中远程打击能力。
此次青岛大阅兵,水面舰艇方面无疑以055型“万吨大驱”最为抢镜。而空中梯队裏,轰-6L型轰炸机也是“首次官宣”。此次阅兵共有10个空中梯队,其中包括2个轰炸机梯队,3架轰-6L作为第五梯队出场,紧随其后的3架轰-6G梯队。
此前,轰-6G曾是中国海军航空兵最先进的轰炸机。空射反舰导弹是海军航空兵打击体系的主力。海空航空兵早期依靠歼轰-7A“飞豹”战机挂载鹰击-83反舰导弹,执行对海攻击。鹰击-83属於中近程对海导弹,打击半径有限,同时也受限於“飞豹”的航程。轰-6G服役海航后成为反舰作战的核心平台,扩大了作战半径,但轰-6G由於缺乏DF-4B,也以挂装鹰击-83为主。
外侧可挂载电子干扰吊舱
与轰-6G相比,轰-6L最大的变化是在机翼下方内侧挂点添加了2个DF-4B通用导弹发射挂架,其前身是俄製的AKU-58导弹挂架。依讬DF-4B,轰-6L可挂载鹰击-12大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机翼外侧挂点可挂载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吊舱。
鹰击-12是中国研发的新一代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是海航中远程反舰作战的王牌,在量级、射程、速度等各方面参数都远超鹰击-83。巡航速度为2-3马赫,末段速度可达到4.0马赫,能够有效压制敌方舰船防空反应时间,穿刺近距拦截系统,对敌方舰队实施攻击。而对比轰-6G轰炸机,轰-6L还改善了通讯系统和电子防卫能力。
不过,与中国海军日益远洋化、深蓝化以及维护海权任务的加重,对空中反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轰-6L约有2000多公里的作战半径,依然不能有效满足海上饱和打击需求。
“海神”升级火控 战力翻倍
从去年开始,又一新型轰炸机开始装备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机团。其机翼下方的DF-4B超长挂架增加到4个,这成为其战鬥力的“倍增器”。能够挂载4枚鹰击-12导弹,机翼远端还可同时再加挂2枚鹰击-83近距导弹。这令其打击体系更为立体,作战效率也大为提高。该新型轰炸机被称为轰-6J或轰-6KH,亦即空军轰-6K轰炸机的海军版本。但该型轰炸机未在此次青岛大阅兵亮相。
除了外形上的可视变化,轰-6KH升级改进了发动机和火控软件系统,将作战半径扩大至3500公里,相比较轰-6G和轰-6L,也几乎是翻了一倍,是名副其实的“海神”。
五指山舰三栖作战威力强大
随着海军陆战队扩编成军,两栖登陆作战在中国海军整体作战体系中的分量抬升。日前青岛大阅兵时在登陆舰群中压轴出场的五指山舰,是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的六号舰,也海军目前最先进的两栖登陆作战舰艇,已成为海陆空三栖作战平台。
五指山舰具有很强的运载能力和巡航能力强,具有吨位大、装载多、航程远的特点。即使不进行补给,也可绕地球半圈。五指山的武器装载以及兵力投送能力更为强大,能搭载4艘726A野马气垫船,可一次性装载50辆各类装甲作战车辆及超过500名作战士兵。
其舰艉大门及两侧船舷门可同时打开,释放两栖坦克车、气垫船,从3个方位进行登陆作战。五指山舰的舰载直升机,可快速从机库转移到飞行甲板,执行大範围搜索搜救和空中兵力投送任务。通过直升机投送的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力控制登陆地域,为后续部队登陆扫清障碍,两栖坦克、战车、步兵等迅速登陆,向敌方内陆纵深挺进。
在防禦武器方面,五指山舰安装有一门76毫米单管舰炮作为主炮。副炮则是4座6管30毫米舰炮,每分鐘射速可以达到数千发,形成密集弹阵,拦截近程反舰导弹和直升机。因此,五指山号两栖登陆舰,实际形成了海陆空联合立体化作战的综合平台。
“潜艇救兵”全电力推进
参加青岛大阅兵的“海洋岛号”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926型潜艇救援舰。“海洋岛号”舷号864,於2010年入列海军北海舰队服役,承担对失事潜艇实施援潜救生、执行各种潜水勤务及协助打捞作业、援救失事水面舰船和营救落水人员等任务,被誉为“潜艇救兵”。
“海洋岛号”船上的主力装备是300米饱和潜水系统,增加大深度作业及延长作业时间,2015年曾创下深潜330米的纪录,提升海军潜艇救援实战能力。“海洋岛号”还配备有LR7新式深潜救生艇,可以对失事潜艇实施通风换气、提供应急照明,并向艇内输送食品、工具、藥品等器材物资,提供生命支持。进而向潜艇主压载水柜供气,使失事潜艇自主上浮,援救艇员最终离艇脱险。
值得注意的是,“海洋岛号”是第一艘全电力推进系统的舰船。这一节能环保的方式同时还节省了40%的空间。同时,该船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依靠动力定位装置,能够自动定位,确定失事潜艇位置,并精準停泊,布设作业场,对水下救援目标展开施救。
呼伦湖补给舰首会国产航母
中国海军首艘901型综合补给舰呼伦湖舰(舷号965)28日傍晚抵达大连造船厂码头,首次与国产航母汇合。呼伦湖舰於2017年9月1日在广州交付海军,主要用於为航母编队提供海上伴随补给。目前,呼伦湖舰已进入航母一侧的满水船坞内停泊。(记者 宋伟)
094A核潜艇成大洋“静默杀手”
今年青岛大阅兵中排在全体舰艇首位的是094A改进型战略核潜艇,直观体现出094A在海军作战体系中的龙头作用。094A核潜艇是目前中国海军最为先进的潜艇。今次青岛阅兵,共有2艘094A型核潜艇,分别是“长征10号”舷号412;“长征11号”舷号413。该核潜艇可搭载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最大射程近8000公里,是中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海基核力量的主要平台。
潜艇最关键性能就是安静性能,以避免被敌方反潜系统侦测。而水流经过潜艇流水孔时,会造成湍流、漩涡,增加潜艇的噪声和阻力。去年南海阅兵时的094A核潜艇,已进行过一次“美容”,将指挥塔围壳前端与艇体连接处的直角形设计,改为更为圆滑的流线型填角结构,降低湍流和漩涡的生成,减少潜艇噪声和阻力。此外还取消了指挥塔前端的舷窗。
此次在青岛阅兵中亮相的094A新型潜艇,导弹舱侧面的流水孔,由3排减少为1排,可大大降低水流干扰、噪声、阻力。经过两次改进,094A型核潜艇提高安静性能和防护能力,能够更好地遂行海基战略核反击任务,成为潜伏深海大洋中的“静默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