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前夕,一份全面纪述日军在广州受降区受降全过程及日军侵粤后军事设备、部队设置、武器弹藥等详细情况的史料文物《广东受降纪述(全一册)》在辽宁渖阳曝光。其中首次曝光的包含香港在内的广州“第二方面军受降前敌我态势要图”,披露了日军在港驻地等战略部署,显著标明日军“香港防卫队”佔领位置,以及双方交战态势。该书同时对日军攻佔香港日期做了準确记载。\大公报记者 于珈琳渖阳报道
据了解,这本由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广州行营参谋处编著的档案中,详细记录了受降前日军在广州及香港、海南等地的驻军情况以及受降后第二方面军在战俘集中处置、接受军备物资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安排。
填补研究“日军受降史”空白
文物收藏者、抗战文物收藏家张广胜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份史料是目前公开资料中,第一份向公众全面披露的受降全册档案。为全社会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抗战史,特别是在研究“日军受降史”上补齐短板并填补空白。
大公报记者看到,“第二方面军受降前敌我态势要图”绘製日期标註为“三四年八月十五日”,即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当日。其中,用红色鲜明标示日本佔领的中国国土及日军番号,并特别标註日军“香港防卫队”佔领位置。据查证,“香港防卫队”於1944年12月编入日军第六方面军战鬥序列,并配属日军第23军,由日军任命“香港总督”田中久一出任司令官。
同时,书中“日军第二十三军战鬥序列主官驻地一览表”清晰记录日军在香港军队部署和驻地分布。表格显示,“香港防卫防”下设“防卫队司令部、独立步兵第六七大队、独立步兵第六八大队、独立步兵第六九大队、香港炮兵队”,其驻地遍布香港、九龙、深圳、宝安等地。
此外,书中还对日军攻佔香港日期作準确记载,在日军二十一军实施的参战内容中写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八日至二十五日,进行攻略九龙香港。”
书中关於广州受降经过的章节,对在香港日军在受降后迁移做详细安排,并配示意图。据其中记述,香港守备队在受降后将按照部署从现住地香港移至规定集中地宝安,由国军十三军接管。同时,在绘於1945年“第二方面军受降部队行动概见图”中可看到,香港、九龙区域按规劃由编号13A的行动部队南下接管。
英夺港受降主权 规劃告吹
然而这却是一份未实施的“受降规劃”。1945年最后日军受降签字时,在美国支持下,香港受降主权被英国佔有。及至1946年5月1日,香港再次进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据史料记载,广州受降区是全国16个受降地点中第二个受降区,由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负责“接收广州、香港、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日军投降代表为侵华日军第23军司令官兼香港佔领地总督田中久一,1945年9月16日,张发奎在广州接受田中久一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