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景图》“古风+模拟商业”的模式竟意想不到地“收割”了各年龄层的玩家,然而细品遊戏,百景图的文化内涵不仅是明代江南。从官方的背景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江南百景图》的前身是《山河社稷图》,而《山河社稷图》源自经典小说《封神演义》。在小说中,《山河社稷图》作为女娲的法宝之一,画面有四个变化:想山就是山,想水就是水,想前是前,想后是后,这和遊戏的模拟建设玩法基本一致。
除了和《封神演义》联动外,《江南百景图》的创作团队还将万曆年间最精彩的天火事件融入遊戏中。玩家需要在天火后重建江南城市。此外,创作团队还将明代大量的人物、著名传奇故事等融入在细节中。
注重史实 玩家投入
在应天府的一隅,一座九层宝塔高耸入云,指尖劃过屏幕,簷角的风铃叮噹作响。《江南百景图》中这座气势恢宏的宝塔,就是享誉世界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明代南京称应天府,大报恩寺是城中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明永乐年间寺院毁於火,明成祖朱棣下令於原址重建。
在太平天国期间,琉璃塔毁於战火,现今存世的仅有部分琉璃构件。南京博物院用历史构件复原了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一座琉璃拱门,让民众得以管窥宝塔的精美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