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广繡传承人许炽光。
中国四大名繡之一的广繡,由於曾经“传男不传女”的行业规定,一直由男工执花针,这些男工被称为“花佬”。在广繡的鼎盛时期,广州曾有“花佬三千”的盛景,如今仅剩一位还留在繡案前,他就是88岁的许炽光。
许炽光熟谙广繡的30多种针法以及变幻无穷的颜色搭配,能够繡花、繡人、繡山水,不到二十岁便被评为行业最高的八级工,是当时最年轻的一位。在此基础上,许炽光还不断创造新的针法,以满足新的创作需求。
“广繡广繡,广府名流。神功会景,官袍锦袖,荷包繡片,漂洋过埠。”这是广繡鼎盛时期流传的一首顺口溜。曾经有行业的老前辈预言,广繡不久便会“人亡艺绝”,但许炽光却偏偏不信。於是在2003年,已退休的许炽光重返广州繡品工艺厂,继续将自己的一身技艺传授给广繡行业的子孙后辈。至今,许炽光在工艺厂先后指导了1000多人(次)学习广繡技艺。此外,他还被聘请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许炽光看来,将过去师徒传承的方式转变为教育传承,不失为一种缓解广繡后继乏人的方法。
从事广繡这麼多年,许炽光最希望的就是这个行业能够有人继承,能够发扬光大,他也始终践行着自己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这样才能心安理得。”2006年,广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而许炽光则成为了“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繡(广繡)的代表性传承人”。谈及广绣行业的未来,许炽光仍然充满信心:“广繡是不会灭亡的,只要有针、有线,广繡就会存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