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太空健身房训练 防止骨质疏松

2021-08-09 04:24: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航天员为中国运动员夺冠由衷地感到高兴。\新华社

  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三名航天员,不仅来自最顶级的空军飞行员,更拥有超乎常人的身体素质。在空间站为奥运会加油助威的航天员们,自己也在进行着一场“太空奥运”,通过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对抗太空中可能产生的失重生理效应等问题。

  不久前,聂海胜一段“太空泡脚”的视频走红网络。其实,这并不是泡脚,而是聂海胜脱下袜子,将脚伸进测试机中进行检测骨密度。据介绍,航天员在轨生活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名为“骨丢失”的空间病理现象。如果不加以综合干预,甚至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尹锐此前表示,每天航天员都有工作和训练计划,这是维持他们在轨生理机能和作业能力的有效手段,长期飞行的航天员每天运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而航天员们的每个动作,也都有设计方案,对于骨骼和肌肉都能起到刺激和锻炼作用。

  航天员刘伯明已完全习惯了太空跑台,即便是在失重环境下,他依然走得十分矫健。聂海胜也开始使用太空自行车进行锻炼。据介绍,三名航天员必须进行太空训练和运动,训练强度要达到个人极限值的60%到80%,达到中上强度。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