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七台河的孩子们为了心中的“冠军梦”在冰上驰骋。\大公报记者吴千摄
七台河市内的短道速滑冠军馆,是这座城市的新地标,最重要的位置展出的不是冬奥冠军而是教练孟庆余,他的雕塑及当年工作场景更是格外醒目。曾因会盘火炕、搭炉子而被称为“瓦匠教练”。
孟庆余出生在哈尔滨,上世纪60年代,18岁的他下乡来到了七台河,成为一名矿工。当年从他的宿舍到矿区会经过第三中学,这个学校内有一块冰场,但是这个冰场对内不对外。他以帮着浇冰为条件说服了三中的体育老师,才允许孟庆余使用冰场。
手拉一吨爬犁人工浇冰
滑冰虽然是他锺爱的事业,可现实却非常残酷。没有浇冰机器,孟庆余只能把一个大铁桶放在爬犁上当作水箱,人拉着一吨多重的爬犁走。三九天在室外浇冰,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培养出了张杰、杨扬、王濛、孙琳琳等多位世界冠军。
遗憾的是,孟庆余在去哈尔滨送弟子训练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去世时,脖子上还挂着秒表。七台河首位世界冠军张杰说,“那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吃过了常人没吃过的苦头,才能有收获的喜悦。虽然孟老师走了,可是他的精神却永远留给了七台河,成为七台河40多年滑冰事业的给养。激励着一代一代滑冰人继续拚搏下去。”
在2月5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中国队获得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赛后媒体见面会上,范可新说:“短道速滑是一种传承,我们都是七台河人,我希望以后有更多七台河的孩子,能接上我的这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