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牵动心弦/千架古琴 黑白溢彩候知音

2022-07-17 04:24: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馆长贺立军介绍馆藏出厂于1865年的黄金施坦威大钢琴。/大公报记者俞鲲摄

  “高山流水遇知音”,湖北武汉的古琴台承载着俞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故事,而就在与古琴台隔水相望的琴台大剧院一层,一间民间博物馆隐于其中——4200平方米展览面积,收藏各类古董钢琴1000余架,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施坦威钢琴就有百馀架,当中更有“镇馆之宝”、九呎长的黄金施坦威大钢琴,以及贝希斯坦、博兰斯勒等名厂的顶级出品。馆长贺立军跨界进入钢琴收藏和修复行业,十几年间,这位自谦为“不上相的修琴匠”的工学博士,为历经百馀年岁月洗礼的上千架古董钢琴在琴台觅得一方天地,在此静待它们的知音。/大公报记者 俞鲲

  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是一家民间博物馆,成立于2014年8月。馆内现藏各类古董钢琴1000余架、年代跨度近两百年,尽显西方音乐黄金时代工匠们在製琴方面的精湛手工。从著名音乐家鲁宾斯坦定制的施坦威钢琴,到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终身使用的查克林(Chickering)钢琴,沿着博物馆的环形通道,游览者可以近距离观赏一系列穿越时空、重获新“声”的古董钢琴。其中堪称镇馆之宝的黄金施坦威大钢琴(详见表),产于1865年4月14日,施坦威公司出具的钢琴档案证书亦展示在旁。贺立军告诉大公报记者,施坦威公司并没有自己的博物馆,公司CEO惊叹在中国还有一个民间博物馆收藏有百架施坦威古董钢琴。

  为女儿物色钢琴 结下不解缘

  贺立军调侃,自己只是个“不上相的修琴匠”。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博士毕业的他,原本是个音乐的“门外汉”。2010年,他居家赴美国密苏里州工作,女儿要学钢琴,贺立军便四处寻觅,偶遇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古董钢琴。

  那是一台1912年的美国纽约贝宁(Behning&Son)立式钢琴:紫檀木琴身、象牙白键、乌木黑键。它的主人出价300美元急售,贺立军一见倾心,爽快成交。钢琴主人附赠一张1914年购琴时留下的原始收据,显示当年的售价为425美元,而彼时银行高管的月薪也仅为20美元。

  以这架偶得的古董琴为开端,贺立军开始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对古董钢琴日渐痴迷。在他看来,钢琴不仅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还代表那个时代手工及工业制作的最高技艺。每架古董钢琴背后,也有值得探究的独一无二的老故事。

  跑遍美国欧洲 取经修复技术

  在美期间,贺立军跑遍美国和十多个欧洲国家,收集各类古董钢琴,沿途向当地专家学习修复技术。2014年,他决定回国创建钢琴博物馆,此前收藏的100架钢琴,足足装了20个集装箱。

  贺立军估计,古董手工钢琴存世不足一百万架,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减少。如今,他和他的博物馆致力于将如施坦威、贝希斯坦、博兰斯勒、佩卓夫、贝森多夫等全球公认名师制作的古董钢琴收购回来,并进行下一步修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