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工作人员在黑河自贸片区跨境电商直播基地直播销售俄罗斯特色零食。/大公报记者于海江摄
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黑河,街道干净整洁,欧式建筑随处可见。百年前黑河被称为“万国商埠”,德、日、美、法、朝的商客纷至沓来。如今,作为通商口岸的黑河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新冠疫情冲击之下,口岸城市黑河在保持原有对俄经贸往来的同时,利用口岸优势,发展跨境电商。紫皮糖、蜂蜜拉丝饼干、“老奶奶面膜”……俄罗斯优质食品、日用杂货得以通过电商渠道走入中国百姓家中;“中国制造”也得以销往海外,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构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大公报记者 于海江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资料,2022年前5月,中俄贸易额增长28.9%,达到658.1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国出口俄罗斯额上涨7.2%,从俄罗斯出口中国贸易量上涨了46.5%。
在黑河,企业老总的名片上通常都有两个地址:一个在黑河,另一个则是在俄罗斯的阿穆尔州──其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与黑河隔河相望。6月,黑河利源达集团研发生产的新一批专用车在黑河海关装车发货,公司打入俄罗斯市场已有十几年,根据高纬度地区的气候、路况和客户需求设计生产专用车。总经理霍庆芳说,疫情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稳定俄罗斯市场的同时,今年正在开拓国内市场,目前我们的专用车在东北及内蒙古都有销售。”
疫情带来的改变,也体现在留俄归国青年刘雅乐的创业路上。2019年9月,黑龙江自贸区黑河片区揭牌,同年11月,毕业于俄罗斯联邦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的刘雅乐回到家乡创业。
直播“带俄货” 圈粉百万
疫情来袭,但中国消费者对于外贸商品的需求依然巨大。紫皮糖、无水冰淇淋(雪糕)、“老奶奶面膜”……乘着互联网和短视频的东风,越来越多俄罗斯零食和日用杂货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知,并通过电商渠道走进人们的生活。刘雅乐借机做起直播生意,2020年,他在多个短视频平台收获粉丝近200万,第二年又创办了电商公司、传媒公司,将俄罗斯商品网络“带货”给中国消费者。
早上九点,记者在黑河市大黑河岛国际商贸中心北二层看到,办公室、展示厅、直播间内已进入工作状态。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对外贸易与合作中心副主任战予诚说:“因为是做电商,下午才是这里开始工作的时间,在这里,我们为入驻电商团队提供二十四小时的服务保障。”
国货“走出去” 跨国订单增
黑河自贸片区于2020年初谋划建设跨境电商直播产业集群,建成5500平米直播基地,设有电商直播产业区、电商企业孵化区、黑河电商直播研究室、跨境电商线下展示中心等直播电商引擎。战予诚说,自直播基地成立以来,总销售额已达3亿元人民币,总发货单数超1300万单。
“全球疫情持续,外贸深受影响,但在逆势中求增长是创业青年必经的成长。”刘雅乐创业的3年是疫情持续的3年,如今的他已不满足于仅仅将俄罗斯商品“引进来”,转而思考如何令国产的优质商品“走出去”。今年6月,中俄黑龙江大桥正式通车,同月,刘雅乐将业务铺展到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在“618”促销小试牛刀。主播姑娘们通过俄语直播销售中国品牌服饰,一单单跨国业务在“云端”不断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