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核聚变燃料 月壤“氦-3”用之不竭

2022-09-13 04:25: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左)嫦娥五号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表取采样。(右)嫦娥五号着陆器配置的“月球矿物光谱仪”。\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据中新网报道: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宣布,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获得嫦娥五号月壤中“氦-3”的含量及其最佳提取参数。

  据了解,“氦-3”是一种可控核聚变燃料,在核聚变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大,更加清洁和可控。而且,氦-3是获得极低温环境的关键制冷剂,是超导、量子计算、拓扑绝缘体等前沿研究领域的必需物质,堪称未来的完美能源。然而,受地球磁场与大气的阻挡,地球上“氦-3”的含量极低,远远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航天五院钱学森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等联合团队,对嫦娥五号月壤颗粒中的氦原子进行了探测和研究,现月壤中钛铁矿颗粒表面都存在一层非晶玻璃,并表明钛铁矿玻璃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月球上捕获并保存了丰富的氦-3资源。

  研究表明,根据月球上钛铁矿总量估算,以气泡形式储藏的氦-3总量或高达26万吨,如果全部用于核聚变,可以满足全球2600年的能源需求。这些结果对于探寻月球资源的有效利用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