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心灵手巧/巧手做发饰 小众文化突围

2022-09-13 04:25: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汉服造型师在工作室整理发饰。\新华社

  如今,簪髮持扇着汉服正成为年轻人“出街”的新潮流。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向他人推介汉服,使小众文化逐渐“破圈”,促进汉服经济发展。

  26岁的小林是一名“簪娘”,主要通过线上平台完成业务,客人将心仪髮簪样式图发送给小林,经双方沟通确认后,小林便在自家开辟的小小工作室内开始制作,成品由物流送到客人手中。

  “会有一些做好的成品供客人挑选,也可以根据他们的要求私人定制。”小林介绍说,“我本身是美院毕业的,在学校的时候会跟视频做一些小簪子,起初是做着好玩,后边也迷上了,就开始专职做‘簪娘’。”

  为积攒人气,小林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简易髮簪的制作教程,收获了九万多名粉丝。“现在找我订制髮簪的人也越来越多,收入最高的一个月有两万多元。”

  “我还将汉元素融入一些日常髮簪的设计中,也十分受欢迎。”当问及是否认为汉元素会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时,小林说:“传统服饰本身就是小众市场,髮簪质量重、款式繁琐,穿戴的场合有限,并不利于文化的传播。相反,带有汉元素的现代简约髮簪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更容易打破小众文化壁垒,增加曝光度。”\中新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