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生态保育/中国拥13座国际湿地城市 世界首位

2022-11-06 04:25: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武汉东湖风景区集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一体。图为航拍武汉东湖听涛景区秋色。\中新社

  由中国承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5日晚在主会场中国武汉和分会场瑞士日内瓦同步召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司副司长胡元辉介绍说,大会期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中国占7个席位,“百湖之市”武汉上榜,届时全世界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中国占13个,全球居首。《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近年来中国湿地保护的情况“令人振奋”,在湿地保护方面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在拯救和恢复全球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公报记者 俞鲲武汉报道

  《湿地公约》是致力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政府间协定,首次于1971年2月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并于1975年正式生效,其宗旨是阻止全球湿地退化和消失,推动湿地保护及其合理利用。经过50余年的发展,《湿地公约》的内涵已由关注水禽栖息地和迁移水鸟的保护,延伸到注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发挥。缔约方发展到目前的172个。中国政府于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成为公约第67个缔约方。

  “湿地之城”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国际湿地城市”申报标准十分严苛,代表一个城市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本届缔约方大会期间,《湿地公约》秘书处将向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证书,全球“国际湿地城市”将达到43个。其中新晋中国城市为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江苏盐城。加上中国黑龙江哈尔滨、海南海口、宁夏银川、湖南常德、江苏常熟、山东东营等2018年首批入选的城市,中国已有13个国际湿地城市,数量居世界第一。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11月5日在武汉开幕,这也是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届时,“百湖之市”武汉将向世界展示“湿地之城”的魅力和风采。武汉因水而生、伴水而兴。两江三镇四岸,百馀湖泊,处处鸢飞鱼跃,鬱鬱葱葱,这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正是“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今年恰逢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为系统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武汉市还将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一处废弃水厂进行生态化改造,并策划特色展陈,展示中国履约30年成果。

  中国湿地保护情况“令人振奋”

  《湿地公约》秘书长穆松达.蒙巴表示,中国湿地保护的情况“令人振奋”,在拯救和恢复全球湿地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谈及中国湿地保护,蒙巴说,在有关立法等推动下,中国已有一半以上湿地受到某种形式的保护,如成为国家公园、社区公园等。她特别指出,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已拥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而此次举办大会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所发挥的领导作用。中国政府兑现承诺,不断地加大湿地保护投资,用实际行动表明对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视。

  中国目前湿地总面积约5636万公顷,64块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湿地类型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齐全。出席开幕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表示,中国已经制定了中国湿地修复保护方案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近五分之一的湿地被纳入国家公园进行最严格管理。而中国提出的小微湿地保护倡议,为世界乡村生态保护制度提供了借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