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参展商在博览会上展示应用北斗的侦测无人车。/新华社
【大公报讯】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由中国铁建铁四院牵头承担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历经四年研发,解决铁路勘测完全依赖美国的GPS的“卡脖子”问题,可实现北斗系统全替代,成为“中国方案”的一次突破。
铁四院勘察院副总工程师闵阳此前介绍,高铁速度快,铁路跨度大,周围地质环境复杂,需建立大范围高精度控制网,对铁路轨道进行精确的测量,才能保证列车高速行驶时的安全平稳。铁路工程测量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监测等各个领域均需要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长期以来仍以使用美国的GPS为主,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为解决这一问题,由铁四院牵头,铁一院、铁五院、上海院、港航局参研的《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铁路及航运领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在2018年11月正式启动。经过三年多的攻关,整个项目已完成,实现了在硬件、软件、技术等领域,北斗对GPS的全替代。该成果软硬件全部自主研发,基本实现北斗全替代GPS,形成了新的精密控制测量体系。新技术的应用大大节约了铁路建设成本,提高了铁路工程测量的效率。在铁路变形监测领域,实现了毫米级位移的感知,进一步维护运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