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自香港的大学生李卓滢(左二)为北京冬奥会进行志愿服务。
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文集,近日出版的《在心 在情 在行──回归25年来香港人的故事》广泛辑录约40位在内地求学港生、就业港青、创业港商的真实故事。他们愈发惊叹于“中国速度”,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他们以自身在内地发展、生活,投身祖国建设大潮、感受中国腾飞的经历,生动折射出四分之一世纪里香港不断融入祖国怀抱的波澜历程。文集总策划、香港选委会委员、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会长冯国佑对大公报表示,这本书里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玄妙的道理,只有接地气的故事和活生生的人物,说出心里话,讲出段段情。\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过去25年,无数香港同胞到北大、清华等内地高校求学,到上海、深圳等内地城市发展,他们拥抱“互联网+”的风潮自主创业,他们在法律、金融等专业领域一展身手……这其中,众多香港青年在内地的经历尤其打动人心,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港青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辽阔;在飞速发展的科技大潮中,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中国速度”。
四篇章辑录内地生活点滴
文集分为工作篇、生活篇、创业篇、求学篇四个篇章,在工作篇中,收录了教师、律师、医师、社工等行业翘楚的故事;在生活篇中,收录了港人们在内地教书、扶贫、追逐演艺事业的故事;在创业篇中,收录了机器人、迷你仓、体育产业等各领域的创业故事;在求学篇中,收录了体育生、传媒生、中医生等的求学故事。他们中,有北上学习从业的港青中医,有负笈北京后返港从戎的香港警察,有法律界、科创前沿的精英……他们感动着,打拼着,他们越来越骄傲,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作为《在心 在情 在行──回归25年来香港人的故事》的策划出品方,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一直是连通香港与内地的重要纽带。自2011年成立以来,协会一直以“服务在京港人”为使命,并成为在京港人互动互助平台,为在京港青提供稳定的支持服务。为了更有效地服务在京港人,协会先后成立青年事务委员会和创新工商委员会。
文字集结表达“三份纪念”
协会会长冯国佑对大公报说,是次,我们将这些长期在内地生活、对祖国怀有深厚情感的港人心声,变成文字,集结出版,也是为了“三份纪念”:第一,纪念自己的奋斗历程。最初来到内地,需要有破除偏见的勇气,亦需要实实在在的能力,每一位故事的叙述者,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第二,纪念香港融入祖国的过程。每个来到内地的港人都好比一个细胞,他们共同构成香港融入祖国的真实范本,他们故事的整体正是一部香港融入祖国最生动的纪录片;第三,纪念祖国的发展。25年来,港人之所以能在内地一展才华,归根结底,还是源于祖国的发展强大,遍布各处的机遇是祖国送给香港同胞的大礼,同时也让港人见证并参与了祖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在心 在情 在行──回归25年来香港人的故事》一书在序言中写道:“风云乍起,有人发问知向谁边,而在香江之滨,却是不断翻开篇章璀璨。香港国安法,一法定乾坤;特区新选制,开启新纪元。如果说1997,是回到母亲怀抱、游子迈进了家族的门槛;那么,2022,就是重新接受洗礼、生发出崭新的容颜。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在下一个25年里,香港更加英姿勃发,意气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