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唐乐表演全程相伴“唐宴”,领略盛唐风韵。右图: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推出的唐花馔果,备受欢迎。\受访者供图
在袅袅的唐乐声中,跟随翩翩的唐仕女,走进唐风悠悠的“靖安”厅,当一道道唐宫的琼筵珍馐“入凡”摆到眼前时,游客李婉儿恍惚间分不清自己是在千年前的长安,还是千年后的西安。近年来,随着国风文创持续走热,从租古装拍照到穿古装逛街,从看演员演绎唐宴礼仪到参与其中“嗨”吃,从摆在柜中展示的艺术品到随身携带的“贵妃香囊”,实用性更强的文创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国风文创正由“摆着看”向“用起来”转变。\大公报记者 李阳波
在古城西安,当国宝文创伴手礼、沉浸式唐风出游、沉浸式唐风演艺、沉浸式大唐市井生活体验,接连走红网络之后,沉浸式赴一场唐“潮”宴席,又悄然成为很多市民和游客的新宠。中国首个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将长安城坊文化和街区唐文化结合,历史文化与“沉浸式”融合,推出“唐宴”9大宴席和26个唐文化主题包间,全方位入微还原唐朝宴乐,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唐风唐韵美食之旅,让唐元素更“接地气儿”。
“一瞬间仿佛置身大唐”
“你想像中的唐朝盛宴是什么样子的?是觥筹交错吟诗作对,还是雅乐声声美人胡旋?”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硕士,李婉儿笑称她似乎在长安十二时辰,找到了唐朝人宴饮最贴切的画面。“26个包间每个都有自己盛唐故事和情韵,甚至连壁画、陈设、器皿等细节之处都闪耀着大唐之光。其中‘花萼相辉’内的《簪花仕女图》与古典唐式古灯浑然一体,‘隆庆’雕梁画栋全都呈唐风色调,仙鹤、唐式灯笼抬眼可赏,伴随古琴声,一瞬间仿佛置身大唐。”而让她最惊喜的还是这里的菜品和用餐过程。
史料显示,唐人在饮食方面,不仅实现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标准,烹製出不少美味佳肴,同时使之具有了艺术的要素。“听这里的师傅讲,他们的菜品都有历史渊源。而且上菜时,都会讲解每一道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李婉儿最喜欢的是“宫廷炙鸭方”,据传是唐代“恩荣宴”中的名菜。“当时这个宴会是由官方出钱,于长安城曲江之畔为进士们举行的专门宴会。” 她表示,这道菜不仅色香味形俱全,而且寓意也好,吃起来有一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豪情。
“谢师宴”仪式感满满
唐朝时的宴会虽然以美食佳饮为主导,但人们往往不单单满足舌尖上的欢愉,而是在宴会上会举行很多的娱乐活动,乐舞助兴便是其中之一。“长安十二时辰‘唐宴’很好的还原了这一历史。宾客入席,菜品齐全,就会有‘宫廷乐舞师’献上的唐乐演奏。”她说,虽然时下餐饮伴乐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是在这样一种唐风雅韵的环境里,唐装丽人相伴,听着古典悠扬的唐乐,品尝地道唐文化菜品,沉浸其中,确有一种唐代文人雅士的乐趣。
这里的花馔果也让李婉儿赞叹不已。“这是从唐朝传到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人很善于把点心做得娇巧玲珑,恍若一件件小的艺术品,让人在满足唇齿享受的同时,也能得到视觉的治癒。”在她看来,这样的美食,吃的是趣味,更是千百年来的风雅。“轻轻一口,便用味觉唤醒了千年前的大唐记忆。”
与李婉儿沉浸式体验大唐盛宴不同的是,来自西安本地的张先生,则看重的是对师傅的情谊。“我学的是木雕,今年刚出师,虽然师傅说不要在意繁文缛节,但我想无论如何是要有个谢师的仪式的。”他表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很推崇尊师重道。“师傅几年来不仅传授我技术,同时在生活上也是关怀有加。之前看长安十二时辰推出唐‘谢师宴’,所以我就想去那里,用一场满怀敬意的方式,以唐式之礼,铭记师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