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有限公司副会长梁嘉平。\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回归以来,香港不断为内地改革开放输送资本、知识,时至今日仍然是连接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如今,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除了为国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力量,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全球形势下,作为高度外向型和开放的经济体,“超级联系人”香港也为内地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支持。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香港,一方面可以作为内地各类新兴产业面向世界“卖广告”的示范窗口,另一方面也可为内地新技术“弯道超车”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本等发展要素,助力内地创科链接全球市场。
三年疫情,社会全面复常,对于香港讯通展览公司总经理周一帆来说,一年的工作量足足顶过去三年。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无论是行业皮具展、家电展还是通讯展、电子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到处都活跃着像周一帆一样忙碌的会展人的身影。他们求商机、拓市场、谋发展,也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进湾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会展业一头连接着市场、一头连接着产业,在从业超过30年的周一帆看来,香港会展商对于内地产业而言也是一个“超级联系人”:“我们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停止活动,不断组织内地企业出海参展。”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正在加速互联,香港与珠三角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对会展行业来说,港人到内地、内地企业到香港将更加便捷,也会带来更多工商业交流机会。”周一帆平常会不断往来粤港两地,也会带内地企业组团飞到海外参展。“香港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和熟悉,可以帮助内地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对于内地科技企业而言,香港是一个缓冲带。”香港敬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汽车零部件工业协会永远荣誉副会长兼司库梁嘉平告诉大公报,中国新能源车正处于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在国际上遇到不少挑战和阻力。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实验器材、材料、人才进行限制。
助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布局全球
“香港是内地车企与世界相连的绝佳窗口。”梁嘉平说,内地电动车品牌陆续进入香港,成行成市,“就是希望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平台打响中国汽车品牌。香港可以作为示范窗口向世界‘卖广告’。”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一批新能源车企,国产车生产在内地,但销售、人才、技术、资本方面与香港的合作空间很大。在国际竞争中,若能充分发挥好香港优势,将可以加速实现中国新能源车的全球布局。
梁嘉平自身的企业也正在投入研发智能汽车的技术。“当然,我们不是靠自己单打独斗的。”他表示,大湾区产业基础好,广东和香港的高等院校非常多,加上交通发达,香港和内地企业拥有更多合作机会。“我们联合了很多院校一起开发技术,也通过香港国际融资平台,吸纳了不少资金支持。”
中国式现代化 港金融物流新机遇
展望未来,梁嘉平认为,港商应该聚焦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与祖国一起实现跨越与进步。“过去受惠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香港才能建成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物流中心,大量中小企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未来只要把握住粤港澳大湾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香港工商界在力有所及的范围内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就可以推动香港的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也可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