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客在香山公园香文化体验馆进行手工制作。
寒露时节,天气渐凉,到香山赏红叶成为北京人最为钟情的赏秋活动之一。香山红叶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辽金时期,“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野水趁人如有约,长松阅世不知年。”金代诗人周昂在《香山》一诗中借诗句描写了香山四大景观,即红叶(黄栌)、黄花(野菊花)、泉水和古松。
从元代至明代,观赏香山红叶都受到文人墨客的偏爱。近现代,文人们也对秋日香山红叶多有赞美。1956年,作家杨朔在香山赏红后所作的散文《香山红叶》广为人知。“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引发了无数人对秋赏红叶的美好向往。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游客数量增加,去香山观赏红叶游览的机动车辆还需领取通行证。1988年10月30日,17万前往香山观赏红叶的游人被困,交通堵塞甚至超过2小时。1989年,香山公园举办了以观红叶为主题的首届红叶节,并延续至今。从那时起,香山红叶就成了北京的一张名片。\大公报记者赵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