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新闻热话/百年世仇一朝解 揭阳四村复通婚

2023-11-06 04:03: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日前,随着“睦邻友好”牌匾进村,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四个“世仇村”正式宣布破冰和解。/网络图片

  【大公报讯】百年世仇,一朝和解。日前,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街道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4个“世仇村”,在当地政府以及乡贤组织推动下成功和解,并互赠牌匾破除百馀年来互不通婚的陈规旧俗,结为睦邻友好乡村。这是揭阳地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世仇村”和解。对此,专家表示,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体现和实现基层民主自治力量再组织化。百年“世仇村”的和解,是基层善治的生动写照。希望越来越多的“世仇村”在多方努力下逐渐破冰,为和美乡村建设与基层治理增添更多生动注脚。

  综合揭阳日报、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报道: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百年前村民因争夺农田、水源等冲突频发,久而久之,村民间积怨成仇,便产生了多个互不通婚的“世仇村”。而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4个村之间的历史恩怨,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时期。

  同饮榕江水 争资源结怨

  槎桥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4个村地缘相近,同饮榕江水。村里老人自小听闻“世仇村”之间的“爱恨情仇”多是因争夺农田、灌溉水源等事由,久而久之积怨成仇,上升为宗族矛盾。宗族长辈于是立下相互之间不准通婚的规矩。即使到了如今,村与村之间文化、经贸等活动交集越来越多,一些年轻人也并不认可老一辈的说法,但过往百年恩怨一直未能很好化解,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婚嫁问题。

  槎桥村与高美村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有一对情侣,女方是槎桥村人,男方是高美村人,在二十多岁时陷入热恋,恋情被双方父母发现后遭到极力反对,二人最终被拆散。如今女方已嫁为人妻,而男方年近四十,仍孑然一身,不愿结婚。

  直到今年7月,揭阳市委第三巡察组、榕城区委第三巡察组进驻仙桥街道,在工作走访中了解到这4个村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便想方设法做好“解结”工作。仙桥街道睦邻友好领导协调工作小组成立,还在各村及所涉自然村也成立了协调机构,明确“两委”干部、乡贤、老人代表责任,深入各村,推动形成睦邻友好的广泛共识。

  “这件事搞不成。”刚开始,槎桥村老人代表杨伯听说此事时,给大家泼了冷水。他是村里老人组重要角色,能影响村里上千人,但和其他人有矛盾,村里很多事情都不愿意参加。仔细走访了解后,工作小组得知了杨伯的心结:此前一次聚餐时,东洋经济联社老人代表没有给杨伯敬酒,两人就此产生嫌隙。

  工作小组找到了一个和杨伯关系好的乡贤,先做通乡贤的工作,后面通过这名乡贤三顾茅庐,邀请杨伯和东洋经济联社老人代表一起吃饭。饭桌上两位老人代表冰释前嫌,杨伯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逐渐解开心结,还主动张罗起了庆典当天的虔告祖先仪式。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同意暂时放下内部矛盾,“破冰和解”一事也正式被提上议事日程,并定于今年国庆节当天举行睦邻友好庆典大会,消除百年积怨,缔结友好乡村。

  四村同庆 互访敦和睦

  10月1日上午,4个村的睦邻友好仪式在4村同步隆重举行,各村派出由村干部、乡贤、长者等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其他3村祠堂进行互访,互赠“睦邻友好”牌匾,正式废除互不通婚陈规,结为睦邻友好乡村。大家一团和气地围坐在宗祠前的长桌,谈笑风生,共同享用象征着圆圆满满、和和美美的“甜蛋”。

  至此,4村村民不再受“祖训禁令”的阻碍,可以自由来往婚恋。

  广东省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伟表示,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体现和实现基层民主自治力量再组织化,为乡村中的乡贤真正发挥治理作用提供便捷路径。百年“世仇村”的和解,是基层善治的生动写照。希望越来越多的“世仇村”在多方努力下逐渐破冰,为和美乡村建设与基层治理增添更多生动注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