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南京大屠杀添新罪证 日军日志揭侵华暴行

2023-12-09 04:03: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记录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木村中佐《从军日志》。/大公报记者贺鹏飞摄

  【大公报讯】记者贺鹏飞南京报道: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8日举行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新征集到1103件(套)文物史料。其中,日本友人大东仁协助征集的日本上海派遣军报道部、华中方面军特务部木村中佐的《从军日志》进一步印证了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暴行,中国民间收藏家捐赠的日军宪兵文件则印证了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发端。

  《从军日志》由木村松治郎记录,记录时间始于1937年8月16日,结束于1937年12月31日,其中多次涉及南京大屠杀。

  木村松治郎在1937年12月20日-22日先后写道:“下关附近有很多‘残死’的中国士兵”“很遗憾发生了大量抢劫、强奸、强闯民宅的事件,在我滞留期间就有上百件外国人、中国人来领事馆投诉的情况。日军闯入各国大使馆(部分例外)、民宅、学校,行径野蛮不堪。”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认为,这本《从军日志》是执笔人的职务行为,客观记录了所属部队的主要活动,属于军方文件,其中内容进一步印证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铁证如山 美媒报道“百人斩”竞赛

  发布会还公布了一份“日军驻西伯利亚宪兵分队艺娼妓体检表”的日军宪兵文件,形成时间为1921年5月14日,内容为日军医院给“从业妇”做身体检查的资料。

  与上述文件一起发布的还有首次发现的妓院铜质号牌,共8枚,初步判断为“从业妇”号码牌。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孟国祥认为,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还是管理方式来看,该批藏品中体现出的历史信息都可以称为日军“慰安妇”制度的雏形。该批文物和史料对于研究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发端及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美籍华人鲁照宁8日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其在美国搜寻的125份美国报纸,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每日论坛》等14种,这些报纸报道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军对上海和南京等地进攻、日军暴行,以及中国抗战等内容。其中,1937年12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和1937年12月14日美国《芝加哥每日论坛》,均转载了日本报纸中有关两名日本军官进行“百人斩”竞赛的报道。

  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认为,这些报纸报道了日军侵华期间美国各媒体关于日军在南京等地暴行,以及西方世界的反应,尤其是第一次见到西方媒体对“百人斩”杀人竞赛进行了报道,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物和展陈价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