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大湾区规划纲要5周年 | 穗千亿投科研 加快集聚一流领军人才

2024-02-20 04:03:26大公报 作者:卢静怡、方俊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广州今年要全力做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目前广州拥有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图为广州企业的员工在忙碌工作。 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龙年首个工作日,广东以一场“新春第一会”拉开序幕,大湾区内地各市亦加紧“跑起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送上鼓舞“大礼包”。19日,广州市举行高质量发展大会,透露今年科研经费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投入强度力争突破3.5%,加快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佛山在首个工作日集中开工12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85亿元。肇庆市当天举办2024年一季度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系列活动。中山亦在新春首个工作日现场签约106个项目,计划投资额550亿元。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在大会上表示,广州将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集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他透露,目前广州在建的超50亿项目约200个、总投资3.5万亿元,后劲十足、未来可期。

  构建粤港澳超算应用互联网

  在广州当天公布的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中,记者留意到,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一期)项目、广州超算中心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建设项目等多个科研平台即将在今年竣工。“超算是推动前沿科学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实现了新一代应用能力型超算系统的升级建设。”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表示,新的一年,该中心将依托“天河─星逸”国产超算系统,加速超智融合、学科交叉、协同优化,构建粤港澳超算应用互联网,共同支撑大湾区算力网络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市科协主席徐涛表示,他们将加快建设实验室国内基地网络,深化与香港大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的战略合作,深度参与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打开国际合作交流新局面。

  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其他城市也在热火朝天地动工建设新项目。19日,肇庆市举办2024年一季度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系列活动。一批重大优质项目落户肇庆,正快速形成现实生产力。广东肇庆恒昇万象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拟选址建设于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

  佛山在首个工作日集中开工12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85亿元,涵盖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具有投资总量大、支撑作用强、综合效益高等特点。

  惠州的5个赴外招商工作组已经提前“出征”,瞄准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热点产业项目分别前往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中部和境外等区域上门招商、精准招商。

  中山亦在新春首个工作日现场签约106个项目,计划投资额550亿元,涵盖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当中还包括中山市人民政府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框架协议。

  港商对湾区前景充满信心

  看到大湾区珠三角城市在开年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不少港商都感到振奋。新春开年,港商赵汝渠从香港到广州一路自驾北上,当看到路上塞车时,他不禁会心一笑。“看到路上塞车我就放心了,说明经济好起来。”他表示:“广东高质量发展给我很大鼓舞,因为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不仅仅重视数字,而是更重视产业的科技含量。”

  广东省各部门定下高质量发展路径

  广东省科技厅:将推动核心总部、直属平台、分中心和若干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等建设,在河套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总部,加快实现关键技术集群式突破和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新局面。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年将推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以合理增长加厚经济底板。

  广东省教育厅:今年广东力争新增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0个左右、转化创新成果2000项以上;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培育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79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设立,吸引集聚更多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推动市场准入、湾区互联,布局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撑基础。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加快完善数据交易所“一所多基地多平台”架构;同时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支持广州、深圳、惠州、韶关建设数据要素集聚区建设。

  南沙全力推进科创盼与香港加强合作

  广州市19日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广州市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在会上表示,2024年南沙将开足马力抢机遇、加压奋进勇突破,锚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0亿元,工业投资增长28%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奋斗。同时,南沙要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南沙将推动南沙科学城聚能成势,规划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筹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建好用好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等载体,共同打造广州活力创新轴等。

  不少广州企业期望在新一年加强与香港合作。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姚志强向大公报表示,公司作为广州AI智能产业链的“链主”,为了更好地服务制造业企业,还成功推出了大模型训推一体机。他说,公司特别希望吸纳更多国际化研究人才,为此留意到香港的全球抢人才计划,希望香港能成为吸纳国际人才的窗口,增加国际人才与大湾区内地科企之间的交流合作。

  横琴将封关运作带来“八大利好”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19日举行分线管理封关运行新闻发布会,目前各项软硬件均已基本具备封关运行条件,确保3月1日顺利封关运行。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颖仪透露,“分线管理”将为琴澳经营主体和居民、游客带来“八大利好”。其中,对往返“一线”的旅客携带“自用、合理数量”物品免税放行。在现行5000元(人民币,下同)进境免税额度的标准上,允许经“二线”进入内地的免税额度增加至8000元。同时,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可携带熟肉、乳制品、蔬果等进入横琴,该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

  钟颖仪表示,“分线管理”将为琴澳经营主体和居民、游客带来多方面利好。首先,免(保)税货物适用主体范围广泛,利好合作区各类经营主体进口免(保)税货物。其次,免(保)税货物范围不再限定为“用途与生产有关”,利好有机器、设备等进口自用需求的经营主体。同时,“一线”保税货物范围扩大至全品类。这对于会展行业有特别的帮助,企业可以保税暂时进口会展展品,活动之后可以运回澳门。

  大湾区内地各市定下GDP目标、高质量发展目标(单位:人民币)

  广州

  GDP增速不低于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规模以上

  深圳

  GDP增长5.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

  珠海

  GDP力争增长6%以上

  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

  佛山

  GDP增长5.5%

  研发费用总额达到48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达到3.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0%

  惠州

  GDP增长6%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

  东莞

  GDP增长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8%以上

  中山

  GDP增长6%

  工业投资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江门

  GDP增长5.5%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肇庆

  GDP力争增长5.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