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央视《对话》·开年说节目播出第二期,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三一集团党委书记、轮值董事长,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接受采访,探讨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下,企业将如何应对挑战。
李东生:无论顺境逆境 持续提高竞争力
身在行业波动性强的高科技和重资产产业,尽管集成电路行业、半导体显示产业前几年都经历了低谷,但李东生对于2024年的前景很有信心,原因是全球市场中,各种智能终端等产品对显示器的需求都将有所增加。
2017年,TCL通过分拆业务,将智能终端业务和半导体显示业务拆分为两个平行的产业集团,以适应市场变化。李东生认为,这是过去几年TCL业务取得长足发展的关键。因为终端业务随时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作出调整,而半导体显示这类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产业,可能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看到结果,分开发展更利于公司的长远利益。
关于如何在不确定的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李东生介绍了多项TCL的创新产品。他表示,外界因素是企业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最重要的是要持续提高企业的相对竞争力。“就像奥运会的帆船比赛来回比速度,可能来的时候是顺风,回的时候是逆风,比的不是绝对时间,而是相对时间,所以,顺风你有机会走得比别人快,逆风也走得比别人快,那你就赢了,另外,帆船比赛翻过一次船还可以继续比赛,也许还能拿冠军,就是要以这种方式、心态去做企业。”
去年,TCL整体营收增长9%,海外业务增长了13%,其中沙特投资项目(TCL中环与Vision Industries(愿景工业)签署《联合开发协议》,推动在沙特共同建设晶体晶片)进展尤为顺利。今年(2024年),TCL预计投入400亿,持续做未来的布局投资。“不为未来投资就没有未来。”李东生表示。
向文波:全球化、数智化、低碳化是未来发展关键
在中国智能制造的龙头三一重工的生产基地,向文波乐观地表示,尽管面临在基建、房地产等行业投资下滑的挑战,但自己看到的不仅仅是挑战,更多的是机会。他提到即使在传统需求可能减少的情况下,市场对新技术的需求正在扩大。这一点在三一集团的低碳化策略中尤为明显。“过去一年,三一集团的销售基本持平,但利润增长了36%,现金流大幅度增长140%,经营质量反而提高了。”
向文波表示三一集团正在实施全球化、低碳化和数智化方面的战略布局。他表示,这“三化”是三一集团未来发展的关键。全球化不仅意味着产品的国际销售,而是根据全球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本地化产品。数智化涉及将所有产品转变为智能机器或智能终端,而低碳化则集中于新能源和电动化产品的开发。
“全球装备制造行业两家灯塔工厂,都在我们三一。当然这是一个起步,我们希望把现在我们生产的所有产品都要变成一个智能机器,一个移动的数据的或者智能的终端。”关于未来,向文波保持了与李东生同样的乐观态度。“现在行业处于低潮,实际是双重效应叠加的结果,一是经济转型换挡,二是行业周期调整。明年,行业周期调整也许会到一个阶段,市场可能会有一些回升,国际市场机会更大,因为中国产品在全球的比重还不是那么高,天花板还很高。”向文波说。
《对话》·开年说联合大公网、每日经济新闻、《财经》杂志、《中国工业报》、《企业观察报》、贝壳财经、新浪财经、虎嗅八大媒体特别呈献。该系列节目还邀请了曹德旺、李书福、董明珠、李彦宏和丁世忠等作为嘉宾参与录制,后续节目还将分别于3月2日和3月9日在央视财经频道重磅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