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解读/推临时电子消费卡 打破“支付壁垒”

2024-03-02 04:03: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人行将指导支付机构推出系列便利措施,解决外籍来华人员支付难。图为外国友人在杭州使用移动支付购物。\新华社

  专家认为,“有钱难花”现象实质上折射出一些细节短板,关乎如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包容性和便利化程度,如何更好地营造有利于外资企业及个人融入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以及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郭寒冰表示,此前,内地几大支付平台一直在尝试探索让外国友人获得更好的旅华体验,包括升级支付软件便利化绑定如Visa、万事达等境外银行卡的服务,但“支付壁垒”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关键在于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同。

  郭寒冰提出,便利来华支付,可通过海关部门、银行与移动支付平台的合作实现。外籍旅客入境时,可在机场、码头等地点申请办理一张银行推出的临时电子“消费卡”,用以绑定支付宝、微信。外国用户只需通过护照来身份认证,并绑定海外银行卡给这张中国“消费卡”充值,即可在全国范围内的衣食住行游消费场景实现线下扫码支付。

  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潘克峰认为,外国游客的堵点在于“双卡”问题,即银行卡和SIM卡,国内办理需要本人到现场实名认证。从技术层面来讲,未来可通过各国在电子化身份信息方面的互联互通来解决。

  大公报记者任芳颉、郭瀚林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