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奠基中医临床医学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以前临床经验,提出八纲、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建立以六经论伤寒、脏腑论杂病的理论体系,奠定临床医学发展基础。
2.创立六经辨证体系
《伤寒杂病论》分析外感疾病演变中的各种证候,提出六经辨证理论,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归纳病证,并根据各种因素指导临床诊治。
3.提出系统治则治法
《伤寒杂病论》强调治病必求于本,制订了扶正祛邪等治则,并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种治疗方法,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4.收录大量有效方剂
《伤寒杂病论》收录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包括许多经典名方,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这些方剂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检验,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5.深远影响后世医家
《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医家都从中受益匪浅。它不仅指导了中医临床实践,也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公报记者张宝峰、刘蕊、戚红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