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海已成为世界各国维护海洋权益、拓展海洋空间的主竞赛场,是攸关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新疆域”、是大国博弈激烈交锋的“新空间”,更是未雨绸缪打赢未来海上战争的“制高点”。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卫表示,虽然我国海洋装备领域高等教育师生总数已超过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相关数量的总和;研究、设计院所的数量也已超过欧洲的总和。然而,这样一个庞大的科技队伍由于力量分散、目标分散、资源分散,创新能力、对产业经济的服务效能及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与其规模大不相称。陈卫建议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列入国家实验室核心体系。
2023年,无锡布局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创新联合体80家,太湖实验室设立连云港中心,“奋斗者”号完成极限深潜。图为无锡举办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记者陈旻摄影
江苏省、无锡市和中国船舶集团,依托驻地江苏省无锡市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海洋、船舶优势学科高校,于2020年12月组建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据陈卫介绍,太湖实验室以未来深海开发利用的装备体系为应用牵引,探索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抢占“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正加快建设世界顶尖的深海技术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以无锡总部为核心,依托已建成34座中大型试验设施,构建起深海领域“洞-池-湖-海”试验体系,成为与美国“泰勒水池”及俄罗斯“克雷洛夫国家试验中心”齐名的世界三大海军装备实验室之一。目前,实验室已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深海空间站等多项创新技术,数值船海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无锡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32家、升至江苏省第二,入选江苏省“链主”企业37家、占全江苏省1/4。记者陈旻摄影
“我国的海洋装备科技产业十分庞大,从2010年开始已成为世界第一海洋装备制造大国。我国海洋装备领域高等教育师生总数已超过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相关数量的总和;研究、设计院所的数量也已超过欧洲的总和。”陈卫说,建设海洋装备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有利于提升顶层筹划作用、科技发展方向的引领作用、科技研究力量的凝聚作用和高等教学贴近国家科技产业发展需求的牵引作用。
为此,陈卫建议国家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列入国家实验室核心体系。以其为核心,优化与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建立目标导向、绩效管理、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深海装备技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议国家以“深海装备技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建设海洋装备领域科研人才队伍;建议以深海领域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推动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与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由海洋装备大国跨向智能化海洋装备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