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024全国两会 | AI上两会 今年又多不少“新面孔”

2024-03-05 04:03:37大公报 作者:张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全国两会期间,大量AI“战力”加入新闻采编全过程,与真人记者“合作”。图为3月4日,记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提问。\中通社

  今年全国两会,无论是忙碌于一线的记者还是后方的新闻工作者,都多了不少“从不休息、全天候在岗”的“新同事”,他们就是由人工智能(AI)科技“加持”的“AI工作团队”。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新闻报道的创作和表达方式都随之迭代升级。全国两会期间,大量AI“战力”加入新闻采编的全过程:会多种语言、会播报会专访的数字人主播;根据关键词就能创作海报的“AI画手”;个性化推荐新闻,用于脚本写作、翻译的ChatGPT……这些科技赋能的采访“神器”,让全国两会的报道更加高效和个性化,也带给观众全新的交互体验。今年两会不仅有不少AI“新面孔”,还多了不少新运用。

  每年的全国两会,也是媒体竞技的平台,各种新技术创新应用的报道让人耳目一新。过去两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两会C+时刻》,由虚拟数字人小C与代表委员、专家学者互动,展开“虚实结合”的创新直播。此外,另一款基于真人生成的AI虚拟主持人王冠则进行新闻播报,其神态、声音几乎与央视主持人王冠真人无异,让人难辨真假。

  住房、就业、养老、教育、医疗……今年全国两会,民众最关注什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利用AI技术生成动画视频,介绍“中国制造”出口、文旅消费、重大工程开工、养老服务、住房保证等最新动态,观众可以跟着AI,一镜到底感受魅力中国。

  多语种数字主播 助少数民族了解两会

  人民网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多语种策划”,6位朝气蓬勃的数字主持人带网友速览两会知识点。除中文数字主持人外,人民网还通过真人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建立写实2D数字人形象,融合生成“民文”数字主持人,播报语言覆盖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语种,面向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做好全国两会报道。

  中国青年报也“带着AI上两会”,其“青年语料库”大模型训练集纳了丰富的历史报道数据,通过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精确地洞察青年群体特性和需求的时代变化,为采编团队提供数智支持。这些与青年有关的高质量数据将成为“数智主播”(数字人主播)的“智慧大脑”,为生产优质内容提供助力。

  中国是诗的国度。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深圳广电推出了AI短视频《诗话古今深AI中国》。视频运用最新AI技术,以中国诗词为线索,将2023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转化为短视频中一帧帧诗意画卷,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

  智能对话技术 多形式呈现新闻内容

  2022年末,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推出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目前,山东齐鲁晚报旗下的齐鲁壹点技术团队已将ChatGPT与AI机器人“小壹”组合,记者能够使用ChatGPT一键生成相关内容,辅助撰写新闻稿,还能依靠ChatGPT的信息分析功能,使用户与机器人互动,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新闻推荐。

  大公报记者了解到,澎湃新闻、上游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等内地多家媒体平台已经接入被视为中国版ChatGPT的“文心一言”,把智能对话技术成果应用在两会报道等内容生产,不仅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要求,生成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形式的新闻内容,还能借助海量数据分析,提升内容生产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