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两会观察|政府工作报告只讲干货 实招硬招暖招回应社会关切

2024-03-06 10:53:58大公文汇全媒体 作者:海岩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新社)

  在5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强总理作任内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文1.69万字,文风平实朴素,政策部署多见实招、硬招、暖招回应社会关切,凸显政府务实加实干的工作作风。

  在开幕会现场,与会者们对报告的第一直观感受是:语言简洁、文风平实。起草组负责人黄守宏直言,“十分”“极其”“殊为”等修饰词皆被舍弃,报告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不作渲染,只讲干货。

  去年中国经济发展在多重困难挑战“碰头”的复杂形势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增长成绩,2023年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速加快至5.2%,从纵向比,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从横向比,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政府工作报告做出清醒判断: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和趋势未变,但“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在2023年经济增长5%的基础上再实现5%的增长,难度显然将增大,目前不少国际机构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也有疑虑。今年中国政府提出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权衡当下与长远、切合实际需求与可能的务实目标。可以预期,今年疫情制约趋于弱化,风险化解取得成效,宏观政策效果显效,经济发展积极因素将愈加增多,支撑5%的增长的力量将越来越显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不少稳经济、振信心的实招和硬招。中央显著加杠杆,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及首次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等冲击,与此同时,坚定地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创新、新质生产力、低碳等成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值得关注的是,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政府工作首务,未来一两年,从顶层设计到产业政策和市场化改革有望加速落地。

  此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千万级农村留守儿童受益;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看病难、报销难、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问题有望改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第20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也将提高20元,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有望增长……多个暖招将在2024年落地,为弱势阶层解决民生现实问题。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当不畏困难、埋头实干,在复杂形势下披荆斩棘,尽快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台阶。

责任编辑:李润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