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八大枢纽 十大集群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首批智算中心,算力规模最大的“华南数谷智算中心”11日在韶关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自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施以来,韶关集群算力设施竣工投产的新突破。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韶关集群将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目前韶关已建成超高速400G全光运力网络,利好广东在前海、河套、横琴、南沙探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推动“大湾区数据特区”人工智能(AI)创新场景先行先试。/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韶关报道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明确“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由中国电子集团和鹰硕集团共同投资23.6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华南数谷智算中心”11日在韶关正式建成投产,总规模约3万个标准机柜(7000个算力机柜),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首批投入运营的智算中心,中心已接入中国算力网大湾区调度平台。
将为自动驾驶提供算力支撑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广州分院院长邓重秋表示,该中心算力规模大于16000PFLOPS(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次数),目前位居粤港澳大湾区首位;其基础设施空间还可满足未来64000PFLOPS的算力需求,总算力可高达80000PFLOPS。鹰硕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总裁陈滢朱指出,华南数谷智算中心将依据粤港澳大湾区韶关枢纽节点算力网络优势和算力资源优势,以算法和模型服务、数据服务、算力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动驾驶等产业提供算力支撑。
韶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红林介绍,韶关已建成超高速400G全光运力网络,2024年三季度拟升级为国家一级骨干网络节点,届时将以韶关为中心,市区1毫秒、大湾区3毫秒、省内10毫秒、省外枢纽中心和主要省会城市20毫秒高速算力时延圈。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将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华南数谷智算中心的启用,标志着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智能算力基座进一步夯实,更好汇集算力资源、发挥算力价值,构建“算力+”行业应用体系,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
发挥港澳优势 畅通数据流动
广东现正加快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力争2025年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全球领先。其中,打造大湾区可信数据融合发展区,包括在前海、河套、横琴、南沙探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着力打通业务链条、数据共享、数据流通堵点;并发挥港澳制度和资源优势,建立湾区内数据流通规则体系和运营机制,推动“大湾区数据特区”人工智能创新场景先行先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会做优广东省算力资源发布共享平台,在智能算力规模上形成显著优势,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和“东数西算”重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