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探月四期中继星 架起地月新“鹊桥”

2024-03-21 04:03: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国际月球科研站概念图。

  时隔逾三年,中国探月工程再次迎来重要发射,鹊桥二号率先奔赴月球。国家航天局昨日宣布,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四期后续工程的“关键一环”,将架设地月新“鹊桥”,向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中继通信,其强项是对月球南极区域的通信覆盖能力,为月背采样保驾护航。此外,本次发射还搭载了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将为架设地月“鹊桥网络”提供先期技术验证。/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报道

  据介绍,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二号中继星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42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中继星太阳翼和中继通信天线相继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环月轨道运行 高效传输数据

  国家航天局表示,鹊桥二号后续将在地面测控支援下,经过中途修正、近月制动,进入捕获轨道;随后经轨道控制后进入调相轨道,最后进入24小时周期的环月使命轨道,成为继“鹊桥”中继星之后世界第二颗在地球轨道以外的专用中继星,为嫦娥六号月球采样任务提供支持,并接力“鹊桥”中继星为嫦娥四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今年上半年,中国将实施嫦娥六号任务,有望实现人类首次取回月球背面的月球样品。航天器在月背实现着陆、取样返回的挑战很多,由于月球始终有一面背对地球,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功能更广、性能更强的中继星,架设起月球对地更强大的“中继通信站”,解决月球背面探测器与地球间的通信和数传问题。科研人员针对鹊桥二号中继星进行攻关,以期为正在运行的嫦娥四号和即将开展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及后续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等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与2018年发射的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相比,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技术创新更多、技术状态更多、功能更强、接口更为复杂、研制难度更高、任务时间跨度更大。鹊桥二号运行在绕月轨道上,最近时距离月球只有约300千米;而鹊桥号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距离月球约6.5万千米。更近的距离使鹊桥二号在数据传输方面将会更高效、更清晰、更完整。

  携仪器探测地球等离子体层

  据介绍,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强项是对月球南极区域的通信覆盖能力,可以为着陆在月球南极区域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探测器提供更长的通信时间。此外,鹊桥二号中继星重约1.2吨,这样的大体格不光要执行通信中继任务,其搭载的极紫外相机、阵列中性原子成像仪,以及月球轨道VLBI试验子系统等多台科学载荷,将开展月基对地球磁尾和等离子体层的探测和研究等。

  国家航天局还表示,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由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4次任务组成。其中,嫦娥六号将于2024年上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等任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