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一幅战略图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2024-04-27 04:0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迢迢民族复兴路的关键一程,它在治国理政的大架构中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醒目位置。

  探究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区域一体化乃大势所趋”。循势而行,顺势而为,随着调研的深入、布局的精准,一幅战略图跃然纸上。

  党的二十大后,围绕区域协调发展主题,总书记接连主持召开座谈会。从京津冀到长三角,从东北振兴到中部崛起,从长江经济带发展到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960多万平方公里大地上相连成势。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来捋一捋我们走过的历程”。

  1999年,“西部大开发”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的文件中。之后,这一战略融会时代特征,持续而深刻地塑造着壮阔的西部地区。

  20年后的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再度推出《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万字重磅长文,定义了“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座谈会上,说到这里,总书记总结道:“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战略,是一以贯之的。没有任何动摇,更没有削弱,而是不断加强和完善。我们现在还在继续推动这项工作。久久为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而这一次,座谈会进一步锁定新格局,也将“一张蓝图绘到底”再一次夯实:“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这是西部的战略地位。关注、关怀西部,是使命使然,也是情怀所在。

  “我们党从这里走来。”在西部的红色沃土上,他一次次前往革命纪念地瞻仰,感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总书记一直牵挂着西部,那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多”。党的十八大后,“30多次到西部调研,而且每次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要求”。

  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盘点这些年沉甸甸的成绩,也深刻分析亟待解决的短板和困难:“看看咱们的家底,梳理梳理咱们的长短板。”

  入山问樵、遇水问渔。新格局如何谋篇布局?座谈会上,总书记鲜明提出六个“坚持”。

  锚定新质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突出大保护,“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聚焦大开放,“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落脚于民生,“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

  放眼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形成、丰富和拓新。这六个“坚持”所蕴含的思想理念,融会于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等蔚为大观的思想体系之中,在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就势,焕发出盎然生机。

  恒者行远,蕴含其中的方法论一以贯之。

  有“一张图”视野下的辩证思维。

  谈到“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传统产业不能说是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也有高科技。”

  说到煤炭等能源行业的发展,总书记拿“窝窝头”和“精麵细麵”打比喻:“先吃饱肚子再吃好。我们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放慢绿色低碳发展步伐,也不能太理想化,首先要保证能源供应。”

  有“一体化”进程中的创新思维。

  总书记十分关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占全国1.9%的这方沃土,产出了占比超6%的地区生产总值。如何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习近平总书记寄望川渝两地“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路越走,越清晰;越往前,越是信心充盈、步履坚定。

  党的领导是决胜的关键。

  “抓好党纪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敲响警钟,“温水煮青蛙,前车之鉴不可忘却,每个人还是要好好复习一下。脑子里要有个‘紧箍咒’。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没有敬畏感就会迷了道。”

  自我革命的坚韧,映射出如磐的初心。聚阳才能生焰,握指才能成拳。西部大开发的磅礴伟业是党领导人民来创造的。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总书记叮嘱,“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激励干部锐意进取、大胆开拓、担当作为”,“加强年轻干部在西部地区的培养锻炼”。

  西部,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