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位于广州西关的黄霑故居,已经改造成为一家幼儿园。\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香港TVB曾经播过一部名为《西关大少》的电视剧。其实,现实中很多香港明星也是从西关大屋走出来的“大少”。麻石板铺成的幽静小巷,充满历史痕迹的青砖墙,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门……西关是最能感受广州烟火味的地方,也是当下游客到广州旅游必到的网红打卡点之一。唐宋的张九龄、苏东坡等大诗人曾在此流连,旧时的名伶小生芳艳芬、张活游曾在此居住,后来的文艺大家黄霑、楚原从这里走出。百馀年间“省港澳”往来互动的桩桩旧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渊源脉络,都凝结于西关的街头巷尾。如今,像黄霑在荔湾的故居,已列为广州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保护。\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
所谓“省港澳”,也就是“省城”广州和香港、澳门,同时也是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最核心城市。粤港澳三地的联系在历史上就已经极为紧密,直到本世纪初,商铺仍喜欢用“驰名省港澳”来进行宣传。
曾是顶级富人聚居地
顾名思义,西关因为地处广州古城西墙而得名,范围包括现在广州荔湾区大部分地域,一直以来都是文化和商贸的交汇点,是闻名古今、享誉全国的广州商行“十三行”、百年商街“上下九”等地的所在地,同时也是昔日广州顶级富人的聚居地。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就出生在广州西关。作为香港华语流行乐坛的杰出代表,黄霑才华横溢,冠绝词曲,一生创作超2000首作品,是一位充满中国气质的乐坛大师。1941年,黄霑出生在位于广州市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14号的一所西关大屋,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光。日后,黄霑在电台访问和自己的演唱会上,都曾多次回忆起和父亲黄国新居住在西关旧居时的种种往事。
从广州地铁一号线长寿路站出来,沿着人声鼎沸的宝华路前行,两旁是一个个清静小巷子,经过十六甫路路口转进去,喧闹的叫卖声和人群逐渐消失,一间外墙喷上五彩缤纷涂鸦的幼儿园随即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黄霑旧居之所在。骑楼、细蓉、鸡公榄……墙上涂鸦都是一些充满“西关”风情的风物;抬头往上看,廊柱和阳台也被涂成了彩色,整个院子显得格外童真;欧式山花装饰的屋顶,多边形仿角亭设计的两侧,西式洋楼风情在一众西关大屋中显得格外抢眼。
街坊冀建“黄霑纪念馆”
根据《荔湾老街》记载,黄霑在十六甫东四巷14号成长至八岁赴港。黄家举家迁往香港后,委托房管部门代管大屋,后来房管部门将该大宅租给广州市化工公司作附属幼儿园。随着内地经济发展,因公司转制,这座1000平方米的豪华大宅又被私人承包。2001年,黄霑还曾经回广州旧居“寻根忆旧”,还曾亲自处理过房子事宜,表态愿意捐给政府,不过指明只做慈善用途。
记者在建筑正门看到两块牌子,一块牌子写着“广州文物保护单位(内部控制待公布),旧民居建筑”;另一块牌子写着“广州市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十四巷东四巷14号民居”。据了解,1994年广州市政府将黄霑的故居列为市级(内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这幢民居已得到了保护。不过,黄霑于2004年逝世之后,一直有街坊建议,应将这所西关大屋改建成为“黄霑纪念馆”,尽可能保持原貌,将之转化为一个怀念“霑叔”的场所,或许更能发挥历史建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