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港300件展品 惊艳深圳文博会

2024-05-24 04:03: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5月23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图为文博会现场,带有香港风味的小吃和奶茶吸引了大批观众品尝。\大公报记者石华摄

  首次设立“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打卡2024央视春晚同款《咏春》、现场追剧《庆馀年》第二季、不经意间邂逅陈丽君、李云霄等名人……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迈入弱冠之年的文博会,吸引来了6015家参展单位,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香港代表团继2008年首次亮相以来,连续16年参加文博会。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馆香港展区(下称“香港馆”)内,9位香港设计师及9个香港品牌的约300件展品,展示了香港文创产业的最新成就。\大公报记者 石华深圳报道

  相比上届文博会,无论是展馆面积,还是在展品设计上,香港馆都有了很大提升。带有香港风味的小吃和奶茶吸引了大量观众排起了长队,让市民体会到香港带来的热情。馆内300件展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轴,结合世界各地艺文元素,孕育出香港别树一帜的文创产业。

  步入香港馆内,一幅塑胶彩布的画作让不少人举起了手机拍照,这幅画作将香港十八区奇妙地交接在一起,并将各区域特色呈现出来。馆内特别铺设一条阔3米、长15米的屏幕幕墙走廊,塑造成一个环回空间,通过影像和音乐,营造强烈的香港时空氛围,为参观者带来浸沉式感官体验。

  三联文化基金主席李安负责此次香港馆的展出,她告诉记者,参展的作品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要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二是突出香港元素。“我们采用馆中馆设计,分四个区域,各自代表着香港不同文创面貌,彰显香港的软实力。”

  馆内区域一聚焦街头艺──艺术不止在艺术馆内,在香港也常见于街头之上,仿如一幅文化地图,造就一条独特的都会本土风景线;区域二的焦点是艺术玩具及在线游戏─它们是香港流行文化之一,灵感往往来自我们熟悉的香港风貌;区域三强调中国元素─香港处处充满中国文化特色,文创工作者也深受中式美学薰陶,意念和技巧融会贯通,反映到作品之上;区域四展出具香港特色的文创产品─通过精心挑选的香港设计师及品牌作品,当中有熟悉的老字号,也有荣获国际殊荣、充满个性想法的新晋品牌。

  港设计师让传统文化更加国际化

  广彩曾是清代最受欢迎的外销商品之一,后因广州厂商和画师纷纷转移到香港,创作出融合中西元素的新设计,也就是“港彩”。作为粤东磁厂第四代传人的曹嘉彦,此次带来的瓷器餐具将天星小轮和中国龙结合,突显香港新旧交融的文化特色,将这份距今约300年历史的技艺创新发展。

  作为首次参加文博会的香港设计师余婳此次带来自己的旗袍设计,她将传统的水墨融入到旗袍的色彩中。她告诉记者,文博会是文化创意的集中地,给了设计师一个交流的机会。“内地的设计师可以将传统文化更优质化的继承和发展,而香港设计师则是在传统文化原创的基础上包装,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和国际化。”

  据余婳介绍,她在香港创立的品牌已经八年了,在港与6家店舖合作,一直以来都想来内地发展,但因疫情原因未能如愿,此次参展就是为进入内地市场做好准备。

  本届文博会共设8个展馆,分别是文化产业综合展A馆和B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艺术.设计.国潮展、国际文化贸易展。线下展览将在云上文博会平台同步展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