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有片)粤10市垃圾零堆填 焚烧发电 环保新路

2024-05-25 04:03:12大公报 作者:卢静怡、帅诚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发电厂内,园区绿植郁郁葱葱,种了不少果树蔬菜,还养有锦鲤。\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环保人人支持,但不能空喊口号,香港如何看待垃圾收费政策,需要集思广益。香港人均每日产生1.53公斤都市固体废物,如何妥善处理垃圾问题,广大市民十分关注。明年,垃圾焚烧发电也将在香港照进现实。香港首座生活垃圾焚化炉预计投入服务后,每日可处理3000吨都市固体废物,第二座亦在兴建中。

  垃圾焚烧发电将为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是否不需要精细分类?会否造成空气污染?在邻近香港的广东,生活垃圾焚烧占比已高达81%,更有10个地级市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每日产生垃圾量与香港相当的汕头是其中之一。大公报记者近日走访汕头市潮南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全流程参观了排放标准比肩欧盟的垃圾集运、焚烧发电过程,感受到了先进技术带来的震撼。专家表示,对人多地少的香港来说,也适合垃圾焚化发电。

  大公报汕头直击 焚烧设施排放标准比肩欧盟

  前往汕头潮南区大坷尾洋采访路上,记者遥遥望见建于海拔超过100米山上的发电厂,这就是汕头市潮南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它由中节能(汕头潮南)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村民抬头即可望见蓝天下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超过80米高的烟囱。

  实时监测 大型LED屏展示运营数据

  站在汕头市潮南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前,一块大型LED屏幕首先吸引记者目光,里面实时跳动着烟囱排放气体的数据、燃烧锅炉的温度,让附近村民实时监督发电厂内排放气体的情况。该项目运营以来,接到周边村民的“零投诉”。

  “这些数据的监测仪器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监管下安装在烟囱内部的,可以确保数据的真实。”中节能(汕头潮南)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综合部主任庄须刚表示,一旦数据超标,将进行标记,达到规定的标记次数后,有关部门会马上要求停运整改。“公司项目就建在山上,完全暴露在公众的监管下,村民和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抬头即见,完全可以放心。”

  进入发电厂内,两旁绿树成荫,伴随不少鸟鸣声,一路上并无闻到异味。厂内有一条凌空架起、距离地面超过8米高的白色连廊是垃圾车专用通道,连廊的闸门具自动开关功能。通过连廊驶入卸料平台,垃圾车利用高度差将垃圾倾泄而下。

  来到垃圾吊控制室,隔着透明玻璃窗,记者看到脚下30多米深的垃圾池,工厂垃圾吊操作手小陈像操作“夹娃娃机”一样操纵抓斗,将垃圾抓起,送到右方的焚烧炉入料口。

  黄金标准 焚烧温度不低于850摄氏度

  从中控室监控终端显示屏上,记者看到正在焚烧垃圾的锅炉内烈火熊熊。“现在焚烧垃圾的是2号炉,此刻炉内温度高达900摄氏度以上。”庄须刚说,若燃烧炉的温度低于850度,就会产生二恶英有害气体。不仅如此,项目对排放气体的过滤处理,比国家标准的要求还严格,达到欧盟2000排放标准。

  “经过充分焚烧的垃圾最终会有三大类剩余物,分别是炉渣、飞灰和废气,炉渣由第三方运出去进行分拣后制成人行道的砖块;仅约2%的飞灰经检测合格后运至填埋场。废气则被层层过滤,在严格的标准以下排放。”庄须刚介绍,至此,原本污染环境的垃圾,从“无处安放”实现了“变废为宝”。

  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使用后,生活垃圾是否还需要分类?“以现有的垃圾焚烧处理方式来说,基本不需要。”庄须刚说,垃圾都是统一运到垃圾仓,并不需要区分塑料垃圾和生活垃圾,统一作焚烧发电。他介绍,通过焚烧垃圾,该厂每天能处理1750吨生活垃圾。一年下来,可处理的垃圾量达到60万吨,年发电量达到2.8亿千瓦时。

  “垃圾焚烧通过相应补贴可在一定时间段内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而垃圾堆填恰恰相反,虽然早期成本低,但到后期为了维系垃圾堆填,需要投入的成本逐年增加。”庄须刚相信,与其花更多人力物力扩建填埋场,兴建焚烧发电厂才是最优解。

  “建设焚烧发电厂,很适合人多地少的香港。”香港环保协进会创立人及行政总监邱荣光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堆填区,转而使用焚化方式。”相信明年香港首个焚化炉投入使用后,大家应该会更接受垃圾焚烧发电,建议未来可组织更多市民实地参观,认识今非昔比的垃圾焚烧工艺。

  垃圾焚烧发电环环相扣

  不扰村民 带动就业

  深夜凌晨,从中节能(汕头潮南)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所在的山上俯瞰,星星点点的车灯串成“灯链”,在山上蜿蜒盘旋。这是从汕头市潮南区各地开来的垃圾车,为了不打扰村民,垃圾车通常在凌晨到清晨集中上山。据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厂实行24小时轮班制,每分每刻都有员工值班,争分夺秒地处理每日运来的生活垃圾,为周边地区输送清洁电能。

  当第一辆垃圾收运车将垃圾卸至垃圾池内时,员工小陈开始了一天中最主要的工作──操作垃圾吊行车抓斗。中节能(汕头潮南)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是当地少有的央企,不少村民都乐于到厂里工作。小陈坦言,五年前得知村附近即将落成垃圾焚烧厂多少有些担心,后来发现排气检测非常严格,用的是欧盟标准,便安下心来,还主动进入发电厂工作。

  垃圾焚烧厂不远处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寺庙,焚烧厂建好后,帮寺庙解决了生活用水的困难,进场道路的修建亦方便了寺庙和村民通行。“寺庙收到附近村民送来的水果点心,也会送些到发电厂,礼轻情意重,这些都是对我们项目的肯定。”庄须刚感言。

  厂区自种蔬果 员工:食得放心

图:厂内菜园种植的豇豆、茄子、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发电厂高耸的烟囱旁,一排篱笆上缠满绿藤,青豇豆、紫茄子、小西红柿,长得十分可爱。田里还有小葱、韭菜、草莓,让人几乎忘掉这里是个垃圾焚烧发电厂。

  “这都是我们员工自己种植、自己吃的。”庄须刚告诉记者,厂区内还种着芒果树,以及潮汕特色的油柑果树。“我们都对发电厂内种植的蔬果十分放心。”不仅如此,发电厂还吸引了野山羊、流浪猫“进驻”。

  “不少香港市民担心垃圾焚烧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但其实焚化技术已经经过长时间的迭代优化,即使建在居民区附近都没有影响。”邱荣光表示,他曾多次带领香港市民和学生参观新加坡、日本及祖国内地的焚化设施。“不仅可以在发电站旁种植蔬菜,有一些垃圾焚化炉就建设在主题公园旁边。”邱荣光介绍,去年到丹麦哥本哈根多用途转废为能厂考察,该项目还建有攀石墙、教育展览、休闲茶座等设施,当地市民在此游玩完全不会谈“垃圾焚烧”色变。

  善用湾区资源 协同处理垃圾

  垃圾焚烧发电不仅能处理每日新增的垃圾,还能挖出堆填区的垃圾进行焚烧,释放旧垃圾堆填区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庄须刚表示,目前内地已有部分焚烧发电厂将堆填区的旧垃圾拉出来焚烧发电。“未来香港可否这样做,取决于这些旧填埋垃圾是否做到无害化处理。如果垃圾是正常经过无害化处理,可以翻挖出来焚烧,释放土地空间。”

  “香港的土地资源非常珍贵。过去兴建的堆填区一般选择远离居住地的偏远地点,但随着城市发展,旧的堆填区已成为新的城市中心。这些土地本应用于民居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用于堆放垃圾。”邱荣光表示,注意到内地有些地方已将堆填区处理后,通过挖掘垃圾再次焚烧,让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亦证实该办法可行。

  邱荣光指出,大湾区有些地方垃圾过多,有些地方则面临“垃圾吃不饱”的问题,不同城市可以互补合作。如果能将多个地区不同物料的垃圾集中处理,例如轮胎、木头、纸张等集中回收利用,所释放的价值非常大。“如果垃圾数量、地点和资金方面合适,大湾区‘9+2’可考虑集中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包括香港在内的大湾区不同城市可发挥特色,一起思考如何高效率地将垃圾变成有用资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