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占GDP达10% 中国数字经济“长”得快

2024-05-25 04:03: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数字峰会上的黑科技。

  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本届峰会是中国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更加注重专业性、注重服务企业、注重数字体验以及对话交流。各大参展企业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充分展示了数据要素和数字智能创新方面的成果,工业互联网数据化优势表露无遗。不少受访企业表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挖掘数据资源,利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本届峰会还首次设置了香港馆以及两岸融合专区。

  大会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大公报记者 何德花、苏榕蓉

  今年的数字峰会,不仅企业代表占比大幅提升,现场体验区设置了超100项互动体验项目,特别是AI智能技术的应用,已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公报记者在中国移动展区看到,“AI+”产业数字全景展示,吸引众多民众体验。中国移动除了展示一系列围绕生活场景“衣食住行”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外,应用于矿山、化工、产业园区等行业场景的工业机器人,则为传统生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AI质检师” 技惊四座

  在“AI+智慧纺织”展示区,现场工作人员告诉大公报记者,这套AI质检系统已应用在福州长乐的福建省东龙针纺的纺织车间。“AI质检师”可以识别棉布、牛仔、化纤等六类面料,通过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快速适配多种面料花形,并快速高效地检测出布匹是否存在瑕疵,同时联动生产管理系统、配置停机策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刘小强告诉记者,此前,东龙针纺车间每天要检测6到8个花形、共250千克产品,花形繁多、纱线细腻又复杂,人工质检工作强度大,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也很难保证。引进瑕疵AI视觉识别检测系统,相当于请来“AI质检师”给产品“找茬”,瑕疵检出准确率从70%提升至90%,企业原料节省5%以上,验布环节人力节省五成以上,每年可节省成本数百万元人民币,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成功案例。

  缩短生产周期 快速响应市场化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创新出新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参展商中国电子展区李姓工作人员告诉大公报记者,在制造业中,通过工业互联网收集的数据,可以与机器学习模型结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浔兴拉链的数字化转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据介绍,浔兴拉链利用企业微信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沟通,实现了订单查询、质量管控、经营报表、合同管控等功能的数字化。在生产流程数字化上,浔兴拉链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通过系统实现生产进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数字化管理,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快速响应市场化的能力;同时也通过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