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日,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在重庆举办,其间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大公报记者韩毅摄
16日在重庆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总估值约为1.2万亿美元。其中,超级独角兽企业12家,新晋独角兽企业72家。这些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9个赛道。报告称,独角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75家独角兽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此外,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成为主流,数量达249家,占比近七成,大模型、可控核聚变、新型储能独角兽企业加快涌现。\大公报记者 韩毅重庆报道
2024中国(重庆)独角兽企业大会当日举行,长城战略咨询在会上发布上述报告。该报告的独角兽企业标准是:在中国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企业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为独角兽企业;企业估值超过(含)100亿美元为超级独角兽企业。
五成企业集聚京沪深广
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39个赛道,当年新获融资额总计约为262亿美元,其中近六成新获融资独角兽企业集聚在集成电路、清洁能源、自动驾驶、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赛道。
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成为主流,大模型、可控核聚变、新型储能独角兽企业加快涌现。报告称,2023年独角兽企业中前沿科技企业数量为249家,占独角兽企业总数的66.4%,比上年增长5.9个百分点。这些前沿科技企业分布在29个赛道,集成电路、清洁能源、创新药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分别为49家、20家、20家,自动驾驶、动力电池、人工智能等10个赛道企业数量均在10家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新晋独角兽企业中前沿科技企业数量达60家,占新晋数量的83.3%。
独角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报告称,275家独角兽企业拥有发明专利,企均超70件,较2022年增长56.6%。
独角兽企业所在地域呈现“高集聚、广分布”特征。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在56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集聚超五成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合肥、武汉、重庆、苏州等城市独角兽企业新晋速度加快。温州、扬州、宣城等7城成为独角兽企业新城。
中东资本参投11家企业
报告还分析了投资方:2023年新晋独角兽企业中,近半数的投资方具有国资背景。中东资本作为投资新势力加速入局,参投11家中国独角兽企业。
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表示,培育独角兽企业,政府支持很重要,尤其是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企业服务。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创业,支持科学家、“海归”创业,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用市场化的方式鼓励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人才管理投资基金,并支持市场化的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此外,政府还可促进开放应用场景,为独角兽企业提供首发首试首用等商业机会。对于未来独角兽企业成长发展领域,他认为会在拓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包括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赛道;与‘双碳’目标实现的赛道;医疗健康领域;还有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产业。”
这是长城战略咨询第八次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在会上回顾了中国独角兽企业八年来的发展。2016年至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从131家增长至375家,总估值增幅超一倍,累计139家独角兽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