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左)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全中为豫港学子介绍“点煤成金”的故事。\大公报记者高攀摄;(中)在平煤神马集团的尼龙产品展厅,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化工原料,还有时尚靓丽的运动服装。(右)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开发出应用于国家航天航空事业的高端产品。\大公报记者王丽萍摄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这片“中原煤仓”上,一场“煤炭”变“黄金”的产业变革正悄然进行。曾经以煤炭为主导的平顶山,如今从煤这个“化工原料之母”破题发力,正依托尼龙新材料产业,实现华丽转身。6月19日,“2024范长江行动中原行”的豫港学子探访了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在新材料领域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目前,平顶山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在尼龙生产技术上不断攻坚突破,多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开发应用于大飞机、神舟飞船等的高端产品,向着“深海、深空、深蓝、深地”持续探索延伸。\大公报实习记者 马林兴
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走进开发区,现代化的厂房和繁忙的生产线映入眼帘。这里正是龙头企业──平煤神马集团带动下的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也是平顶山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在过去,平顶山以丰富的煤炭资源闻名,被誉为“中原煤仓”。然而,随着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平顶山开始谋求产业转型。平煤神马集团作为转型的排头兵,从煤炭开采转向尼龙新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
由全套进口装备 到形成自主产业
“我们从全套引进日本装备起步,到如今已经形成了自主的产业、自主的设备装备和自主研发能力。”帘子布发展公司常务副总杨洪林在采访中表示。这一转变不仅彰显了企业的创新精神,也为平顶山的经济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在尼龙新材料开发区内,记者看到了高强力丝和超强力丝的生产过程。这些高性能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轮胎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据记者了解,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聚力在产业链条上延伸发展、在创新引领上攻坚突破,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尼龙66聚合生产技术,尼龙66切片产能全国第一,尼龙66盐产能亚洲第一;拥有全球最大的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基地,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产能世界第一。
近年来,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自主开发的己内酰胺法高品质己二胺技术融合路线优势,稳产高品质己二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彻底解决了制约尼龙66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自主研发尼龙66原液着色技术,成为全球最大尼龙色丝生产基地;在芳纶生产及应用技术、己内酰胺第四代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先后开发出阻燃纤维、航空轮胎专用特高强丝等系列高端尼龙纤维产品。平煤神马集团不仅参与起草了两项国家标准,还为大飞机轮胎的研发和神舟系列飞船从5号6号开始全系列返回舱降落伞的骨架材料提供了关键材料。
精炼煤炭 化副产物为高端产品
“煤炭”变“黄金”不仅是产品的转变,更是产业的升级。在平顶山,煤炭经过精炼提炼,从煤到焦炭、焦炭的副产物,然后生产出尼龙66。尼龙66生产出原丝,原丝变成白坯布、帘子布等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高端产品。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资源的附加值,也为城市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23年末,尼龙及相关产品总产能已突破280万吨,相关资产规模超过450亿元人民币。
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平顶山尼龙产业的环保理念。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