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首部关于公平竞争审查的行政法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将于8月1日起施行。图为工人在广西柳州市上汽通用智造工厂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
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平竞争审查的行政法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下称“条例”)将于8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针对各地税收优惠和财政奖补纳入审查范围,这也意味着,各地税收优惠、财政奖补面临全面审查、清理。专家向大公报表示,短期看,“条例”的施行对部分地区包括对香港的招商引资会产生一定影响,但长远看,填平“税收洼地”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避免地方政府不能兑现的一些“空头支票”,避免人治,防止腐败。\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第十条规定,起草单位起草的政策措施,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含有下列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其他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
监管现漏洞 滋生违法行为
近期,全国多地开始对税收优惠、税收返还等一系列政策进行专项清理,并发文予以废止。此前,已有55个地区清理废止违规出台的税收返还优惠政策。不久前,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不符合相关政策,将退还2023年获得的两笔总计2400万元人民币来自宿迁高新技术开发区财政局拨付的奖励资金。
2024年1月,江西省发文要求,2025年前逐步取消各类功能区以及特定行业、企业的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政策,逐步清理不当干预市场和与税费收入相挂钩的补贴或返还政策。随后,浙江省发文强调严格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逐步清理不当干预市场和与税费收入相挂钩的补贴或返还政策。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要逐步取消对各类区域的财政收入全留或增量返还政策,确需支持的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安排。日前,上海市也要求立即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全面禁止“税收优惠政策”招商行为。
全国工商联执委、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胡定核向大公报表示,过去各地为了吸引投资,竞相出台各种税收奖励和补贴,比如部分地区为了吸引港澳台或其他外资,不仅为投资者提供工业厂房、免费培训技术工人,还给予大量的财政补贴。这样的“税收洼地”造成了大量企业注册地和经营地分离的情况。曾经吸引影视公司扎堆注册的霍尔果斯就是例子之一,其后果是导致现实监管出现很多漏洞,滋生违法行为。
以邻为壑 损害公平竞争
低税收地区吸引投资固然多,但对于全国统一大市场来说,投资总量是相对恒定的。胡定核表示,“税收洼地”的投资增加只是表象,表面看增加了地区的GDP和进出口贸易总量,看似也带来了就业增长,但得不到实际的税收。同时,招商对新的增量的优惠,也伤害了当地其他已有的存量企业,对政府的公信力也有一定影响。“既不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会损害全国市场的公平。”
“通过‘税收洼地’吸引投资就是以邻为壑,造成不公平竞争。”胡定核表示,条例的实行,虽然短期内对部分地区包括对香港的招商引资会产生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对整体的经济环境,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是实质性的利好,有利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