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全面领跑全球市场。图为江苏扬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集装箱船。/新华社
中国船舶制造业继续领先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部1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全面领跑全球市场。其中,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43.9%,达到5422万载重吨,抢占了全球接近75%的市场份额,彰显中国造船业强劲实力和竞争力。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持续提升,其中上海三大船企完工交付的中高端船型占比达到90%以上。\大公报记者 海巖、倪梦璟报道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上述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
截至2023年,中国造船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持续稳固。以载重吨计,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2%、66.6%和55.0%,三大指标所占全球份额首次全部超过50%,今年上半年三大指标占比进一步上升。
“中国造船已经被全球所认知,中国造船企业拿到全球75%左右的新订单证明,大家愿意和中国的船厂、船企合作,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全球造船业新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格局。”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认为,中国造船品牌既代表了中国质量,还代表中国的科技创新以及整套服务体系,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一个方面。
前5个月利润总额增长近2倍
中国造船业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利润。今年前5个月,中国造船业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近2倍。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5%。
今年上半年,国内造船业的手持订单量已达到近20年的最高值,集装箱船的新接订单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97.5%,其中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船型占比持续提升。
中国造船业承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是今年以来盈利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记者16日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沪东中华造船和上海外高桥造船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上述三家企业实现完工交船38艘、经营接单65艘,生产经营指标超越去年同期。当前,三大船企完工交付和经营接单的船型量、质同步攀升,中高端船型占比达到90%以上,同时在建民用船舶则达到近80艘,生产任务饱满。
第二艘国产邮轮加快建造
在建造创新方面,中国船企不断发力。例如江南造船民品主建船型建造节律持续加快,其大型汽车运输船系列船首次实现核心设备国产化;沪东中华的LNG船产能倍增战略则持续取得新突破,今年首次实现单月交付2艘大型LNG运输船的新纪录,并刷新大型LNG运输船“二合一”试航4.5天全球最快纪录。另外,备受关注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自4月20日转入坞内连续搭载至今,已相继完成了26个总段、20个分段的搭载,较首制船搭载效率显著提升。
东吴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分析师周尔双指出,当前正值全球造船业以十年为一个周期的上行期,全球船舶订单量价齐升。由于中国的产业链完整度、原材料成本和汇率等比较优势短中期难以超越,在本轮周期中将最为受益,造船业盈利空间也将持续扩大。